事迹材料能够激发我们的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在写事迹材料中记录了在特定领域中所经历的挑战和克服困难的历程,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家庭先进事迹材料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家庭先进事迹材料篇1
杨__,男,现年45岁,是北留镇南留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年富力强的他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勤劳致富、家庭和睦。在外是好村民、好邻居,在家是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他把事业和家庭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成为新时代和谐家庭的典范。
他成功地把家作为事业的基地,夫妻恩爱,夫唱妇随。他在家和在外一样勤快,夫妻俩平日里常和老人走动帮老人做点事情,逢年过节更是去拜见并孝敬老人。他教子有方,儿女在家庭的温暖下茁壮成长。
平时邻居常常能看见他们全家其乐融融、亲密无间的身影。
一、互敬、互助、互爱,家庭和睦
杨__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普通农民,有着农民与生俱来的朴实,为了村民能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他不怕苦不怕累,毅然做起了别人都不愿做的掏粪工。他全心全意为民工作,哪家地里要上肥,只要言语一声,他就会及时地把肥料送到地里,他没有时间照顾家庭,繁重的家务、子女教育和照顾老人的工作都落在妻子常聪苗一个人肩上,她不紧不嫌气丈夫的工作不体面,反而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而且在家里做妻子、做母亲,相夫教子、孝敬老人她同样做得非常出色。
常聪苗放弃个人的业余爱好和休息时间,承担起全部的家务。家务活是一个极其繁杂、出力不出活的工作。她为让丈夫安心工作,生活中她常抽空和其他几个妯娌相互走动,相互沟通,促进彼此间的感情。每次只要是轮到她们家照顾老人,她总是在打发走丈夫和上学的儿女后就急忙往婆婆家赶,帮婆婆做家务。为料理好两家的家务,她养成了中午不休息的习惯,始终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整洁舒适,给丈夫、女儿和公婆创造了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受到邻里的赞扬。
在处理家庭的大事时,夫妻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做到办每件大事双方都心情舒畅。他们勤俭持家,合理安排收入,从不铺张浪费。添置家居用品,洗刷买烧、培养子女上学以及其它生活琐事,妻子常聪苗独自承担,从不让丈夫操心。并在工作上全力支持丈夫为民做事。
二、重视教育,悉心培养子女成才
为了培养子女成才,他们重视对子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教育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无力帮助照看,子女上学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有常聪苗一个人承担。子女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艰辛的事情,特别是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来说更是如此。她愉快地承担起子女上学接送、管理的全部事务。她不仅注重子女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子女的独立生活、学习的能力。时时关心子女沿着正道走,勉励子女勤奋刻苦学习、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团结、礼貌待人,并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关心子女的成长状况。杨__深知妻子的辛苦,有点空闲时间他也顾不上休息,总想着帮妻子做点事情。他们夫妻间相互忠诚信任,互相关爱,形成了一个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他们的子女学习成绩好,爱好广泛,身心健康。
三、尊重老人,孝敬父母献爱心
生活日常开支,常聪苗能合理安排,克勤克俭,该花的一定花,不该花的,从不浪费。在双方父母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尽心尽力给予帮助。他们对年迈体弱的老人,能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去看望他们,或带上一些水果、营养品之类的东西孝敬父母;老人头痛脑热时,带他们去医院看病、拿药。在家庭经济关系中他们双方都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处理得非常好。对双方的老人都能做到经常去关心照料,并掏钱帮助解决问题。他们常教育子女要关心敬重老人,常回家去看看老人,问寒问暖。在他们夫妻的教导下,孙子、孙女树立了正确的敬老观,每逢双休日和节假日都会去看望老人,并讲一些新事情、新思想给老人听,帮助老人了解当前的社会形式。
四、团结邻里,互帮互助。
杨__夫妻俩都是热心肠。街坊邻居哪家有个什么事,只要用的着、能帮的上的他们都会伸出手来帮一把。就拿邻居家孩子办婚事来说吧,办喜事都图个喜庆热闹,人自然少不了,请客也是难免的,光应付这就得好几天。杨__的妻子常聪苗主动上门去帮忙,一帮就是三四天。拔葱倒蒜、洗碗摘菜,做完这个做那个,象给自家办事一样踏实。有人说你一个邻居过来应付一下就行了何必要做的那么辛苦呢,那么多人做事你少做点也无所谓。可她却说:都是街坊邻居住着,谁家能没有个事,互相帮帮就都过去了。普通的人,朴实的话,可这里面包涵的意义却令人深思。
在家里,他们是好儿子、好媳妇、好父母,在外面他们是好邻居、好家庭、好村民。他们创建了和睦的家庭,他们做到了邻里的融洽,他们更点燃了和谐的希望。
只有家庭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大力宣扬和谐家庭先进事迹正是希望利用我们周围触手可及的榜样力量来推动更多的家庭走向和谐。
家庭先进事迹材料篇2
张廷达是小溪市乡光家村下13组的一名普通村民,一直在家务农,用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始终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村干部和村民普遍认可的好同志。其妻子刘素娥平时为人低调,待人和善、有礼,自结婚以来恪守妻子本分,尊老爱幼,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同甘共苦,夫妻俩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
一、辛勤劳动,带动致富。种植双季稻、花生10多亩面积,在村里起带头致富作用,乡、村干部吩咐的事均能按时完成,是村里、队里的好榜样。
二、真心待人。真心待人是他们全家的处事态度,与邻居都能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们都热心帮助,他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需要帮助的村民解决一些燃眉之急,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勤俭持家,弘扬家庭美德。积极倡导男女平等,在村民代表会议中积极提议,并始终维护广大妇女同志的权益,为广大妇女同志争取在村里的各种应有的权利。在家夫妻二人相敬如宾,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有困难共同面对,出了问题共同协商解决,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妇
四、孝敬老人、教子有方。家里有一位80多岁的老父亲,是50年代开始在村中担任村干部的老同志,现已退休在家,平时的生活都是张廷达夫妇照顾。家庭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环境,对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具有独立人格,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每一位家长的迫切要求和希望。张廷达夫妇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教育和感化自己的子女,虽然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竭尽全力为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全面发展。他们有两子一女,从小要求严格,并教他们待人处事的道理。子女均待人有礼貌,性格温和,从不在村里和人吵架闹事,成年后,在外学习开车技术等,挣钱贴补家用。去年上半年全家买了辆代步车。
五、妻子生病照顾细致周到。张廷达妻子刘素娥自去年下半年开始,被查出有严重风湿病,一直在邵阳进行治疗,但效果不是和理想,手脚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张廷达不离不弃,一直细致照顾,在医院时陪床照顾,在家也伺候的很周到。今年年初,张廷达一家转院去长沙治疗刘素娥的风湿病,目前情况得到了一些控制,但仍然是一个长期的治疗过程,需要坚持。从去年到今年,治疗费用已经超过5万元,今后还需要更多。张廷达一句话没说,取出全部积蓄,另外,子女均拿出钱补贴母亲的住院费和治疗费。女儿虽已嫁出,但经常回娘家伺候母亲,帮助照顾年迈的爷爷,并经常开导母亲刘素娥,增强她战胜病魔的信心。
综上所述,张廷达家庭事迹典型,各方面表现突出,特评他们家庭为“最美家庭”,同时也愿天下所有家庭都能成为最美家庭,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家庭先进事迹材料篇3
世间万物因和谐而美丽,因和谐而温馨,社会是这样,家庭也是这样。今天我要说的是我的婆婆,婆婆家在巴音陶亥镇东兴村,她没有惊天动地的伟大事迹只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甚至没有上过学只认识自己名字,但是村里的人都说她是个明事理、识大体的人。
我的公婆50多岁了,婆婆的公公婆婆70多岁了,爷爷奶奶干净利索,但是奶奶心脏不好又有高血压婆婆就经常去给洗衣服、晒行李,有次奶奶心脏病犯了住院期间婆婆一直陪在身边,出院之前婆婆把奶奶家重新收拾一番为的是让奶奶的心情好起来。
虽然我们不住在一起,我们经常回来陪婆婆一起吃饭,婆婆总是关心我们家里缺不缺东西,肉吃的.有没有,孩子最近有没有进步,一句句朴素的语言常常让我暗自感动。公公婆婆都是很明事理的人,处处替我们着想在生活中从来不给我们添麻烦,能自己解决的事情都自己解决。婆婆非常的勤劳,公公经常不在家,婆婆一个人每年都要种的几亩地养上几个猪,为的就是能让我们吃上没有上化肥的粮食,和自家的猪肉。
在村里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婆婆总是热心帮忙,红白喜事、春耕秋收谁家的人手不够婆婆知道了总是要抽出时间主动去帮忙。
在我眼里平凡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幸福,虽然婆婆每天忙忙碌碌,但是婆婆的心情是快乐的、心态是健康的`、心境是快乐的,婆婆的言传身教演绎了小家庭最温馨的幸福,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贵,幸福的最真实内涵。
家庭先进事迹材料篇4
鼎山街道高牙村打石岗经济合作社张泽云、吴发芳家庭,虽然普通,但堪称最美家庭。这是一个拥有着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夫妻俩、两位老婆婆,一个女儿。她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和宽容守护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数十年来,夫妻俩共同努力,建立起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一家人勤劳善良,乐于助人,女儿懂事好学,受到了乡邻们的一致称赞和好评。
互敬互爱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家庭美丽幸福的源泉。婚后几十年来,夫妻俩在生产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孝敬老人,照顾女儿;如今,夫妻俩都六十多岁了,不但要照顾年近九十的婆婆,还把一百多岁娘家老妈妈接到自家照顾。端饭递水,洗脸抹汗,嘘寒问暖,尽责尽孝,无微不至。每当看到两位老人如同孩子般童真的笑脸,夫妻俩如同吃了蜜糖一样的甜。每逢农忙时,挖地种菜,为花椒修枝剪叶、施肥浇水,夫妻俩往往从凌晨三四点就要出门,除了回家照顾老人,一忙就忙到中午,虽然劳累但因为拥有一个温暖而幸福的家庭让他们倍感欣慰。为了老人和孩子能幸福快乐,夫妻俩付出什么都在所不惜,心甘情愿。
说起女儿张利,是吴安芳和丈夫最大的骄傲。女儿从小就非常听话懂事,平时在家,扫地、做饭等家务都帮忙分担,若是碰上农忙的时候,更是会主动地去帮忙。吴安芳经常说:自己再苦再累不算什么,只要孩子们有出息,自己就心满意足了。虽然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在这对农村夫妇的心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为了供孩子读书,夫妻倆一门心思扎进庄稼地,为的就是庄稼收成能好点,多赚点儿钱,供孩子们读书。同时夫妻俩也很注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他们以身作则,孝敬老人,邻里和睦,为的就是给孩子做好榜样,使她能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在他们心中,孩子才是他们的希望,自己苦点累点都没关系,只要孩子有出息,他们这心里才踏实,日子才更有盼头儿。女儿也在他们的关爱和呵护下茁壮成长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夫妇俩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女儿张利几年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现留学美国。虽然女儿在家的时间少了,但是在外的她总是常打电话回来关心两位婆婆的健康,提醒自己的父母注意身体,每当节假日回家时总带些好吃好用的礼物回来孝敬他们。看到孩子如此孝顺,夫妻俩心里总是美滋滋的。乡邻们有时会问起他们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吴安芳觉得言传身教,做好行动表率非常重要,与其说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认认真真做一件。他们任劳任怨、勤俭持家、肯于吃苦以及尊老爱幼,给孩子做了个好榜样。
幸福美满家庭的建立离不开和乡邻们的和睦相处。在对待邻里关系上,他们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他们知道的,就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助大家,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张泽云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夫妻俩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而他们的努力也让他们收获了幸福和温暖。夫妻俩用孝心,爱心、真心演绎了小家庭最温馨的幸福,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贵,幸福的最真实内涵。
家庭先进事迹材料篇5
俗话说:“忠厚传家远,家和万事兴。”在,只要提起郑,没有人不打心眼里羡慕她、钦佩她。因为她和丈夫不但用勤劳节俭、诚实守信,让自己从一贫如洗走上了小康富足;更用温柔善良、尊老爱幼,筑就了一个相互尊重、温馨和睦的幸福之家!
信守诺言,不贪不昧,夫妇共筑诚信之家
郑__1961年3月出生在__县__镇__村竹叶山小山村。秀丽可爱的郑从小就传承了中国农民的特有本色——勤劳朴实、忠厚善良、诚实守信。
1979年12月,郑与县城的小伙子颜喜结良缘。但是,因为父母久病而向邻里乡亲欠下的3.7万元的巨额债务,郑并未感到太多的新婚之乐。这些借款,虽然没有打一张欠条,但郑始终计挂在心,并郑重承诺:不管生活有多难,她都要还!
此后,郑与丈夫一道,用了__年还清了所有的债务。这__年里,郑什么脏活、累活都干:保姆、泥土工、搬运工……虽然双手变得异常的粗糙,但郑如金的人格却也因此闪闪发光。
而在郑风雨人生中,不但恪守有借必还的基本做人准则,更不贪恋一丝一毫的非份之财。
1983年农历12月26日,郑在县乡镇企业局招待所做洗碗工,抹桌子时捡到了一个装有__万元现金的钱包。按当时郑__24元一月的工资计算,要干139年才能赚到这笔钱。但郑未动半点非份之想,立马将钱包原封不动地交到招待所办公室,使其物归原主。
__年11月6日,郑在县城新世界电器商场结账时,发现银行卡上额外多出了196920元货款。夫妻俩分别查账核对到深更半夜,第二天一大早即将合作商不小心多汇给自己的货款如数归还。
谈到这些事,郑总是羞赧地说:还要多亏自己有一位同样勤劳不贪财的好老公,她不过是夫唱妇随而已。
勤俭持家,爱岗敬业,夫妇共唱幸福之歌
为了还债、谋生,1979年后,郑毅然去县城打工,保姆、泥土工、搬运工……什么累活、脏活都干。
1983年11月,郑在乡镇企业局招待所做了一名洗碗工。虽然一天要连续不断地干十几个小时,但郑从来不叫一声苦。在招待所干了5个年头,郑于1986年自己筹办了一个小餐饮店,靠着诚信经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__年丈夫不幸下岗,但是夫妻俩并没有因此抱怨,积极努力,开始从事家电行业。不管是北风呼啸的冬天,还是炎炎的夏日,夫妻俩坚持亲自送家电下乡到户,赢得百姓的好评。现今,郑在南昌大学函授站工作,为了让函授站的学员能够家庭、工作、学习三不误,她比别人早1个小时上班,晚1个小时下班,早早的在函授站等待学员的到来,贴心的为学员办理报名、交费、领资料等。得到了广大学员的一致好评
凭着夫妻俩的诚信经营、热情服务,生活渐渐的富裕起来。生活富裕的同时,郑夫妇从来不忘回报社会。她们经常去看望敬老院老人并为他们送上各种生活用品;为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送上书籍、文具等学习用品;资助贫穷的孩子就学等等。荣获“全国城乡妇女爱岗敬业选进个人”、“上饶市劳动模犯”等荣誉称号。
科学教子,孟母三迁,夫妇共育成才之子
而更让郑夫妇感到无比骄傲与自豪的,却是现在分别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和联合国环境署工作的两个宝贝儿子。在这两个宝贝儿子的身上,郑夫妇倾注了无数心血。
为了让孩子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郑夫妇三次搬家,演绎了一出现代版的“孟母三迁”,甚至不惜放弃赚钱的生意。郑于1986年创办的小饭店生意一直很红火,但一年后,郑发现,由于自己的忙碌而忽视了对孩子的管理,正在上小学和初中的两个儿子成绩大幅下滑。为此,夫妻俩毅然关掉了生意正红的小饭店,专心照料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出身农村的郑,虽然不懂高深的环保理论知识,但夫妇俩却一直教育孩子从小就要保护环境,教导孩子节约粮食、随手关灯,不乱丢果皮废品,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讲究卫生、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风雨数十年,郑夫妇俩用自己的勤劳、善良,筑就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幸福之家,也用自己的诚信、大爱,谱写了一曲令人赞叹的和谐之歌,郑也因此而先后荣获“中国好人榜‘诚实守信好人’”、 “感动十大优秀母亲”等称号。
家庭先进事迹材料篇6
某某同志是庐阳区安庆路街道城隍庙社区的一位楼长。她有一个崇尚文明、相敬相爱的家庭,虽然某某同志爱人因病离她远去,但她的三双女儿女婿却非常孝敬妈妈。孩子们热情礼貌、健康上进、奉公守法,赢得了周围人们的称赞。某某同志和家人严于律已,宽以待人,以德治家,远离“xxx”等xxx组织,并敢于和不法行为做斗争,谱写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动人乐章,成为创建“文明家庭”的先进典型。
某某同志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热情、爽朗,在退休后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街道、社区的工作中去,又干起了不拿工资的社区工作,当起了楼长。有人认为社区工作婆婆妈妈,做好做坏无所谓,但是她认认真真地做好每项工作。比如:街道、社居委开展禁毒、预防艾滋病等宣传教育活动,她总是忙前忙后地积极参与到工作中去。作为社区蒙城路66号1幢、2幢,78号、88号共4幢楼的楼长,某某同志把最大的热情都给了这里的住户,不管谁家有难题都会去找某某同志解决,某某同志也从不怕麻烦,细心热情地帮助周围的住户解决矛盾。四幢楼的楼梯卫生自91年来一直都是某某同志在默默无闻地打扫,每年的卫生费也是她去楼上楼下地收取。去年11月底,某某同志在晚上到各家收取卫生费时,不小心滑倒在楼梯上,脊椎附近的韧带拉伤了,皮也擦破了,血流不止。她说:“受伤都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有些人不理解我收卫生费,这事让我有点委屈。要是想想那些清洁工生活都不容易,一个月两块钱的卫生费怎么也能拿得出来了。”
某某同志还主动帮助照顾楼上六位儿女都不在身边的孤寡老人,经常为她们清洁衣服、打扫卫生,逢年过节为她们送去点心与菜、肉,以解决老人对儿女、亲人的思念。某某同志的女儿们都很孝顺,经常给她买各种营养品,但她不愿独享,总是要分些给邻居老太太们。冬天,她给老太太们买了新棉衣棉裤,为了怕对方觉得欠她人情,就推说是自己穿不下的。她最见不得的就是别人家的儿女不孝,遇到这样的事,她都要站出来为人家做主。她对老太太们的儿女说:“我只希望每家都和和气气的,我们每人少吃一口,也就有老人吃的了。尽一点孝道,也让老人家感觉家人并没有丢弃她们。我们中华的美德不能丢啊。”经她提醒后,一些儿女还真有所反省,对老人也渐渐关心起来。老太太们见面就抓住她的手,都说想有个这样的闺女。所以某某同志有时外出几天,这里的居民、老人都心里挂念着她。
xx的孙女朱贝贝系淮三小五年级的学生,她经常帮助学校同学,并拿出自己的零花钱为班上同学做好事,假日里还与其他同学一起到聋哑学校去献爱心,当老师与同学表扬她时,她总是笑笑说:这是应该的。
六年来,某某同志为邻居们义务服务从不觉得辛苦。为了大家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她每天都打扫楼道,有一次为了清除堵塞的垃圾,她整整忙活了三天,浑身都染上了臭味,她却笑着对人说,她把义务劳动当作锻炼身体。
某某同志一家在创建和谐社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示范作用,是当前创平安家庭、平安社区、平安街道的文明细胞。
家庭先进事迹材料篇7
有这样一个家庭。他们一家六口,三代同堂,其乐融融;他们夫妻恩爱,互相提携,感情笃深;他们敬业爱岗,勤奋朴诚,乐于奉献;他们孝老爱幼,和睦邻里,热心助人。他们用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做为爱的港湾的真谛,这就是丰县糖酒公司下岗职工岳玉丽的家庭。
今年48岁的岳玉丽原是丰县糖酒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工,下岗后走上创业之路,她的家庭是一个三代同堂的六口之家,一直以坚强、和睦、温馨、幸福的气氛感染着周围、影响着大家。
丈夫家在农村,是县城某学校教师,1987年经人介绍与岳玉丽相识相恋,这一年年底他们步入了婚姻殿堂,第二年底儿子的出生给家庭增添了欢乐,也带来了更多的忙碌。尽管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岳玉丽还是坚持每到星期天回丈夫老家看望公婆,同时帮着干一些农活。5年内她还先后亲手操办了小叔子、2个小姑子的婚事。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3年的一场变故使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小叔子外出打工失踪至今下落不明,半年后弟媳改嫁,留下了4岁的幼女、2岁多的幼子,还有3万多元的债。2个年幼无知的孩子整天哭喊着要找爸妈,公公成天唉声叹气,婆婆终日以泪洗面,岳玉丽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一边宽慰老人,一边抚慰孩子。她和丈夫毅然决定将农村6亩承包地转包给他人,把年近60的父母和2个年幼的孩子接到县城,从此,一家7口在不足60平方的房子里开始了三代同堂的生活。
对老人,他们夫妇既尊重又孝敬,遇到不懂的事情多请教,听取老人的意见,交流对问题的看法,孝敬老人在岳玉丽的家中更是表现得细致入微。公公患有痨病,一到冬天咳嗽的厉害,她每年冬天都要熬几次梨糖膏给老人止咳。2019年11月,公公被确诊为肺癌,不幸和磨难没有岳玉丽夫妻沮丧,他们坚信没有过不去的坎,尽管他们心里清楚父亲的时日已不长,仍要尽最大努力延长父亲的生命,减轻父亲的病痛,先在北京为父亲做了手术,后又多次到徐州市三院为其化疗,老人最后在县医院住了2个多月直至离世。岳玉丽在县医院经常给公公喂药喂饭,端屎端尿,老人在弥留之际拉着她的手说:“闺女,让你受苦了,是我们拖累了你,史家有你这样好媳妇三世有幸啊!”,这一幕曾使所有在场人为之感动。之后,为了不使婆婆感到孤独,岳玉丽尽量挤出时间多陪婆婆说话、拉家常,更加精心照顾婆婆的饮食起居,婆媳关系十分和睦,亲如母女。
岳玉丽夫妻既是生活中的好伴侣,又是事业中的好搭挡,经常探讨交流,互相激励,恩爱和睦,一起承载工作、生活的重压。1996年,岳玉丽下岗了,一家7口人仅靠丈夫一人的工资哪能行,况且还要还债。倔强好胜、头脑灵活的她怎能在家闲着,经过考察她决定做食品批发生意,自筹1万元又向亲戚朋友借了3万元,从此开始了创业之路,外地跑货源,下乡送货,风里来雨里去,靠着敢闯肯干、吃苦耐劳、精打细算,1年后生意有了起色,几年后他们还清了债务。如今不仅自己一家过上了小康生活,还先后为10多名下岗人员提供过就业岗位。为了支持丈夫工作,岳玉丽主动承担家中的大事小事,把家庭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条。丈夫更加努力工作,成为学校中层干部和业务骨干,被评为高级讲师,获得了徐州市师德模范、江苏省优秀教师的荣誉,也是事业小成。夫妻俩善育重教,不管多忙,都要抽时间教育3个孩子,全家统一教育思想,从不娇纵、溺爱孩子,既教孩子学知识,又教他们学做人,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宁静的家庭育人环境,使孩子能健康地成长,如今3个孩子都已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侄女、侄子经常对人说:“伯父、伯母把我们姐弟抚养成人,在我们心里就是亲爸、亲妈”。
幸福是什么?腰缠万贯不一定幸福,位高权重也不一定幸福,岳玉丽一家用夫妻的相敬如宾,尊老的一颗孝心,助人的一股热情,创业的同舟共济,育人的言传身教演绎了小家庭最温馨的幸福,诠释了平凡的伟大,朴实的珍贵,幸福的最真实内涵。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