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材料是培养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的重要素材,事迹材料是记录一个人通过实践践行自己信仰和理念的珍贵记录,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24抗疫青年事迹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24抗疫青年事迹篇1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新田县400多名乡村医生冲锋在前,每天拿着体温枪,带着随访包,奔波在巡诊路上。新隆镇山田湾村卫生室的廖建民就是其中一员,从大年初一开始,他和同事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用最朴实的行动守护在乡村疫情防控的第一线。
60天穿梭的抗“疫”路上,一个泛旧的随访包,一台摩托车,每天骑行穿梭在村里的大街小巷给村民看病、为居家医学观察人员测量体温、宣传防疫知识……这是疫情防控期间,乡村医生廖建民的日常。出发前,他需要经过洗手、消毒、检查工具等一系列准备工作,每天两到三次,到3月24日,整整60天。廖建民正在为居家医学观察者进行心理疏导。
“春节前,村里很多外地务工人员都回家过年了。有些担心,但时间不等人,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入户排查登记。”从大年初一开始,廖建民和村里的另外两名乡村医生分片入户,每天光排查返乡人员和测量体温就要花上大半天的时间。他说,虽然有时候忙的顾不上吃饭,但看着自己亲手记录下的正常体温数据和逐渐减少的监测人员,一切辛苦都值得。“我们是村级防疫防控的第一个关口,必须做好这个把关人才行。”
山田湾村有6个自然村,2400余人,从湖北、广东等地回乡,被列入监测对象的有60余人。在这些村民的心里,乡村医生不仅仅是健康的把关人,也是心理导师。
2月15日,对于从武汉回乡的郑红兵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经过二十多天的体温检测,他终于平安过关,拿到了医学观察解除通知书。回想起那段被隔离的日子,郑红兵虽然心有余悸,但更多的是“感动”。郑红兵说,乡村医生除了每天给自己测量体温、科普防疫知识,还会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让他一步步消除内心的恐惧。“在廖医生没来之前,心里有一点慌。他给我量了体温后,又给我进行一些心理上的疏导,整个人就放松很多。”
目前,山田湾村的监测对象相继解除医学观察,开始返岗复工。但廖建民的工作并未减少,除了每天给外出务农的村民测量体温,他和同事依然要走街串巷,入户排查,精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慢性病管理工作。廖建民升级帮扶方案的其中一户,就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廖春辉。
廖春辉一家属于因病因残致贫的四类重点对象,他自己患有精神残疾,父母也属于慢性病管控对象。廖建民决定,在定期入户回访的基础上,将“健康饮食”和“心理疏导”纳入今年的帮扶工作中,让廖春辉拥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我们会一步步跟进,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情绪疏导,希望可以缓解他的病情。”
聚焦“精准”二字,山田湾村已经制定出了一套规范的家庭医生签约和慢性病管理台账,一户一档,不落一人。廖建民说,从事乡村医生工作31年,对村里每家每户的情况都十分了解,做好村民的健康“把关人”已经成为自己的一种使命。“疫情防控只是我们乡村医生其中的一个考验,以后我们会践行‘医者仁心’的责任,坚守“赤脚医生”的精神,把村民的健康守护好。”
2024抗疫青年事迹篇2
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2019级本科生__x同学响应学校号召,积极投入到社区抗疫的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__x同学平日里负责驻守快递服务点,偶尔也担任核酸志愿者,以及参与巡逻卸货发物资的工作。他们小区位于南码头街道,属于老式小区,其中大约6成的居民都是老年人,可以说在管理方面问题重重,每天都有各种让她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她措手不及。可能是吵架,可能是老人配药困难,可能是团购的东西丢失等,其中最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挺身而出救助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
一、沉着冷静,高效处事
疫情以来,__x所在小区封控已经两周,那天课后她突然知晓楼下的一位老爷爷快要不行了,__x惋惜的同时并不惊讶。老爷爷已经瘫痪在床三年,身边只有同样是癌症患者的老奶奶。__x下楼探望,此时居委的书记已经叫了救护车,可是救护车迟迟不来,眼看老爷爷的呼吸逐渐衰竭。面对当前紧急时刻,__x沉着冷静立即做出判断,应当有两手准备:首先是找小区内的私家车接送,并报警询问民警是否可以在前方为他们开路并护送到医院;同时等待救护车的到来。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__x也在尝试各种方法报警,可是特殊时期,按照防疫要求警察也无法进入封控小区,并且他们也没有制氧机这样的设备。无奈之下,__x再次打通了120急救电话,在漫长的6分钟的转接里,终于迎来了南码头街道片区的转接员接线了,冷静决断的__x快速又准确的报出了需要的信息。此举得到了身旁邻居的夸奖“年轻人什么的都懂”。而此时__x缺陷入了深思,因为她知道,救护车的到来只是老爷爷保命的第一步,哪家医院能去?找哪个家属陪同?老爷爷没有核酸是否有医院愿意接受?家属陪同后怎么回到小区?他们的子女被封锁在其他小区隔离,无法陪同,对于他们这样高龄又身体重病的夫妇,无疑是状况极度堪忧。
二、生命垂危,挺身而出
终于,救护车终于来了!可是问题又出现了,救护车方面必须要求有家属陪同,否则没有人签字担保。无奈,老夫妻俩的子女们打电话给邻居,不同意患了癌症的老奶奶陪同,而居委会的书记也不愿意让志愿者犯险陪同,两方争执不下,围观的居民越聚越多,居委书记也在犯难,在大家的争论下,老爷爷的病情越来越重。救护车发出最后通牒:必须立刻决定家属是否陪同,老爷爷已经生命垂危。在此危急的情况之下,__x同学终于忍不住,对着居委书记平静地说“让我去吧,我是志愿者,也是他邻居。”__x主动提出愿意陪老奶奶一起前往医院,这样既有家属陪同,老奶奶的安全也能得到保障,毫无疑问是最佳的选择。无奈之下,居委书记终于松口,同意让我陪同老奶奶上救护车。
这是__x人生中第一次坐救护车,救护车的速度和颠簸都让她难忘,最重要的是躺着的老爷爷的生命……经过这番操作,老爷爷顺利得到了救治,虽在第三天的早晨,还是不幸离世。但对于__x来说,这一次的冒险仍然无怨无悔,在生命的紧要关头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献出爱心,就是最大的意义。
三、守望相助,青年担当
离开医院后,走在空无一人的上海,她依稀记得自己的大白服被烤的炽热,沉甸甸的步伐,身上早已汗流浃背。当她扶着老奶奶回到小区时,一些知情的居民都用赞许的眼神看着我,这一刻,她感到自己好像是世界的拯救者。对于__x来说,他们肯定的眼神是莫大的理解和支持,鼓励她在这一个多月的抗疫服务中不曾放弃。
__x认为,疫情之下,作为青年大学生,作为一名共青团员必须抱着舍我其谁的态度站出来,展现青年担当。虽然因疫情环境被封控,但是人心不会被封控。无论何时都要心中有爱,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现在虽然不在学校,但是老师们的教导仍声声在耳。__x保有正确的大局观、是非观,她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每个人学习。她相信在党的领导下,一定会战胜疫情,志愿者服务让她确信只要团结一致,守望相助,总有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
2024抗疫青年事迹篇3
平安是人民的福祉,安定的社会秩序需要我们共同守护。我校信息工程学院20级学生侯志童于2024年1月11日响应政府为充分发挥青年在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环境中的积极作用,让青春与家乡来一场“双向奔赴”的倡议,及时与所在县,街道主动对接,加入当地大学生团员志愿者队伍,成为了云梦社区的一名志愿者,在志愿岗位上努力发光发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在志愿者岗位上,侯志童同学切实的为人民服务积极协助开展全民核酸工作和卡点值班登记工作,在全面核酸现场秩序进行维护,确保现场秩序的稳定,引导人民群众便捷的完成核酸检测,保证不漏检不混检;还积极参与了“敲门行动”和“双禁行动”来帮助防疫信息更加完整,为人民的安全加“保险”。忘不了的是寒冬之下手被冻得通红仍然坚持核酸检测信息录入;是“敲门行动”中没有桌椅板凳蹲在地上也要完成手动登记;是即使大年三十家人团聚的日子也要坚持夜间“双禁”巡逻......
在这期间,侯志童同学在忙碌之余依旧注意到虽然居民的日常生活因疫情防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他们仍可以积极配合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对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及工作人员,报以理解和积极配合的态度,这让她不禁感动感慨于我们伟大祖国的凝聚力。
她坚信:“共同战疫,抗疫有我,在这场阻击战中,我们当以奉献诠释信念、以行动彰显忠诚、以初心不变担当使命,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的生动篇章,彰显“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充分展现青年志愿者勇挑重担、乐于奉献的扎实作风和朝气蓬勃、吃苦耐劳的精神面貌,让祖国,人民认同我,让祖国和人民相信有我们明天会更好。”侯志童同学主动到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完美诠释了一名大学生的青春靓丽本色。
2024抗疫青年事迹篇4
覃凤美,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同时又是一名普通的党员,自从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积极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和所有奋战在抗“疫”战线上的所有“战士”一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而努力。
她,瘦小的身躯里充满了大大的能量。她总是骑着电动车,为值守关卡的工作人员送水、泡面、纸巾等物资,同时做好考勤、排班、协调等工作。只要镇北社区关卡守护群有人提出需求,她便有求必应,急人之所及,第一时间赶到需要帮助的同志身边。无论刮风下雨,总能看见那一抹穿梭于生活小区、巷口的身影,哪里需要,她就去哪里。镇北社区共设置有29个关卡点,做好这些关卡点的后勤保障工作并非易事,但覃凤美同志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她说:“这是我应该做的。”
自1月28日以来,覃凤美同志和全体镇北社区的所有工作者、党员志愿者,街道办同事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备齐疫情防控宣传单、入户登记表等赶往社区各个小区、街道楼幢,街巷进行入户防控排查、信息采集。前期作为社区“防控小组”,主要负责不间断地对社区开展宣传、巡查、排查、入户走访等工作。同时通过移动喇叭,张贴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把防疫知识传递进市场、小区楼幢。为确保不遗漏一个家庭,做到无死角全覆盖,每天都要穿梭在每一个楼幢,每一个单元,每一个住户之间进行采集,排查登记。与此同时,发挥党员的积极性,组织开展流动党员疫情防控宣导,为疫情防控自愿爱心捐献等工作。
她说:“防疫工作尚未成功,仍需努力。经过这次的经历与考验,在今年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以更加饱满热情,更加自信地投入到社区的工作中,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是的,正如覃凤美同志所言,目前,我们仍需咬紧牙关、齐心协力抗击疫情,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2024抗疫青年事迹篇5
一声“到”,一生“到”这是许多退役军人的生命。
今年春季,面对新一轮新冠疫情疫情的严峻考验,为有效控制、坚决杜绝疫情的泛滥和蔓延,确保村民的生命安全,他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号召,经过严密部署、精心安排,迅速成立了由党员干部、村民代表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走向了抗疫的最前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奋战在一线,攻克一道道难关,成为活跃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的时代“兵支书”。他就是香河县淑阳镇计庄子村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王金柱。
“我是党员,是一名退伍军人,更是计庄子村的“当家人”,守护村民是我的职责所在,疫情当前,我应当冲在第一线,这是责任,也是义务。”王金柱说道。1990年12月,王金柱揣着报效祖国的梦想参军入伍,4年的军旅生活,练就了他坚定的意志,敢闯敢拼的性格。
此次疫情以来,王金柱以实际行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环节,坚决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在村街道路封堵、村卡口执勤情况、各类人员情况统计、居家观察户情况、入户排查等工作中,王金柱时刻以一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特别是在进行全员核酸检测期间,他每天凌晨四点起床,做好检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接送卫生院的医护人员,组织好村干部、志愿者各负其责,在他的带领下计庄子村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快速有序的进行,工作人员互相协调配合,对照全村花名册,逐一核对,确保不漏一户、不落一人。计庄子村历次核酸检测人数均保持在500人左右,没有出现大幅增加减少的情况。
居家观察户,一直是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此次疫情中,全村共有两户需要居家隔离,其中一户是从廊坊广阳区返回村内的修路工人。在告知情况后,王金柱第一时间上门入户,做好居家隔离的相关工作。“居家观察的居民会有生活上困难,也会有一些情绪,我们要第一时间帮他们解决这些问题,多安抚他们的情绪,多向他们讲解当前疫情防控的总形势,但是也要严格执行防疫的相关要求,不能有一点麻痹思想。”王金柱向督导工作的人员说道。在实际工作中,王金柱既严又慈,时刻以一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但同时也是居民们最亲的村支书。
村街卡口,是疫情防控的一道关键防线。疫情封控期间,全村实行封闭式管理,只留有一个进出口。王金柱第一时间安排部署,全面加强卡口管控,坚决守住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线。“我们严格按照全镇疫情防控指挥办的部署安排,村里的值班人员全面执行24小时勤务,对进出的`车辆及人员实行严格管控,坚持逢车必检、逢人必查,对进出人员严格查验核酸证明、健康码、行程码等,对不符合通行条件的人员,坚决予以劝返,卡口要及时进行消杀。”王金柱向执勤人员嘱咐道。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抗击疫情期间,“兵支书”王金柱守初心,担使命,面对危机,他就是战“疫”的急先锋、排头兵,没有华丽的语言,只有始终奋战一线的坚守,以实际行动锻造了一名退役军人、共产党员的硬核精神!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社区抗疫事迹6篇
★ 抗疫事迹范文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