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溜溜 >工作计划

四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七教案7篇

教案的详细准备能够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有条不紊,提高教学的时间利用率,详细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展,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四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七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四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七教案7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七教案篇1

【我的发现】

1、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学生拼读生字,朗读韵语,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学习伙伴的话,让学生说泡、饱等6个字的特点。

4、认一认生字条中的生字,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还可举出几个声旁是“包”的子,让学生试着认一认(苞、胞、炮等)

【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⑴ 自由读。

⑵ 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⑶ 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⑷ 生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⑸ 说说对词语的理解,如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讲解。

⑹ 你记住了哪些词。

2、我会填:

⑴ 自由朗读,感受语气。

⑵ 填写标点符号。

⑶ 指导朗读,加深对这三种句式特点的认识。

3、我会写:

⑴ 学生自由看图,然后让学生自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⑵ 指名说,引导学生仔细听。

⑶ 学生评价。

⑷ 在此基础上,再给机会让学生有条理地把几句话连起来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有条理。

⑸ 把自己说的几句话写下来。

4、我会读:

⑴ 老爷爷和小孙子有驴也不敢骑,这是怎么回事呢?自己读一读这则故事,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⑵ 把这个故事读给你同桌听听,比比看,谁读得更有意思。

⑶ 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议一议:你认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为什么?

⑷ 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如一人骑一会儿)

⑸ 如果遇到这种事,你会怎样做?

⑹ 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演一演好吗?听了人们的议论,爷孙俩后来会怎么做呢?把你编的故事也演一演。

【展示台】

(课前精心布置“展示台”)

1、识字交流站:

“学生字,有办法,课内学,课外集,互相交流进步大。”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识字交流站。

⑴ 把识字卡分别摆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中间,每人都教一教其他同学自己的卡片怎么读。

⑵ 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学习生字。

⑶ 自己练习读生字,每组推荐一位参加班级的竟赛。

⑷ 评选出“识字大王”。

2、故事会:

⑴ 最近,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风娃娃》《酸的和甜的》等等故事,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要多动脑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动脑筋的故事呢?讲给大家听一听。

⑵ 分组准备,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商量编一个故事,还可以加上一点动作边讲边演。

⑶ 在小组里讲一讲,再讲给大家听。

⑷ 评一评,谁的故事讲得最好?好在哪里?

⑸ 谁的故事不够好,哪些地方可以改一改?

⑹ 颁奖,评出故事大王以及优秀评论家。

四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七教案篇2

课时计划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的、运用方法认字、写字。

2、积累词汇、诗歌。

3、口语交际。

4、展示作品。

5、通过认、读、说、写,做识字、积词、交际,完成作业。

教材分析重点运用方法认字、写字。

难点进行口语交际。

教具生字卡片、学生收集的字词资料等。批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

这一项安排了两组汉字,每组的前一个字都是学过的熟字,后一个字都是要学习的生字,而后一个字都是前一个字表示读音的部分。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辨一辨,从中发现规律——利用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在“我会读”中应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巩固,记住生字。在“我会写”中引导学生写出带有“木、月、艹、宀”偏旁的字,从中加以巩固和运用识字方法。

过程:

我会认

1、学生看拼音读字、读词,在词语中认读生字。

2、辩字形,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组中两个字的异同。

3、组词语,区别每组两个字的意思。

4、书中的学习小伙伴是用什么方法学会生字的呢?你能帮她告诉大家吗?(形声字声旁识字的方法或熟字减一减的方法。)

5、出示“我会认”中生字,读准字音。重点指导:翘舌音“支”,后鼻韵“龙”。

6、扩词练习。引导学生采取多种方式扩词。

7、改变语境,在不同语境中巩固生字。

出示下列词语,学生认读。

交朋友交通支招一支笔九龙坡龙头巨龙龙舟

要求请求凡人凡是平凡利用利益有利

我会写:

1、出示四组字引导学生认读。

2、引导学生发现每组字的相同点。回忆一下部首木字旁、月字旁、草字头代表的意思。

3、书中的学习小伙伴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字,你也能吗?

木字旁:树、林、枝、枫、样、杨、梅、柳

月字旁:明、肚、脸、胆、腿、脚、脑

草字头:草、花、蓝、苗、苹、苦、荷

宝盖头:宝、它、安、完、家、定

第二课时

日积月累

过程:

我会读:

1、学生分小组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后全班进行读词训练。

2、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3、交流词语的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记住词语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进。

读读背背:

1、教师示范读。

2、轻声读儿歌,不认识的字,看看音节多读几遍。

3、引导学生品读,比一比谁读得有味道。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儿歌。

2、拓展

将收集的秋天的儿歌读给同学听或自己写一写儿歌展示给同学。

(朗读时需注意:轻声:庄稼高粱葡萄一声:黄澄澄红彤彤)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这次口语交际是进行秋游的前期准备,主要是讨论去哪,要做些什么,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做事要有一定的计划性,培养学生创造力。激发学生想说的热情,能说清自己的计划和理由,并能用商量的口吻与别人交流。在交际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取长补短的好品质。

交际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路线的资料。

组织过程:

1、创设情境、走进秋天。

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秋天的美丽景色。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秋妈妈已来到了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美景,带来丰收,带来乐趣。我们在这样美好的季节里去秋游那有多好呀!可不去什么地方,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2、小组汇报,组内讨论。

引导学生出示自己课前搜集的有关景点或秋游的路线资料,结合资料向小组的.伙伴说说自己的打算,其他人要进行评价。

小组讨论谁的计划好,达成共识,进行补充完善本组的秋游计划。

3、全班交流,统一计划。

各组陈述本组的计划和理由,进行评价,引导学生用商量的语气进行讨论,集中大家的意见,确定秋天计划。

4、讨论具体事宜。

引导学生讨论秋天的前期准备工作和秋游的分工。

5、总结评议,提出建议。

教师总结秋天的计划研究情况,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四课时

展示台

这次展示台是在本组教学开始就引导学生平时进行动手、动脑,创作关于秋天的作品,积累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的内容是学生自制的书签、贺卡、图画、诗歌等都是有关秋天的,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成果的平台,可让学生尽情享受学习的快乐。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我眼中的秋天”活动:布置一个展示角或课上展出并交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我表现的意识。

过程:

一、出示一些简易的手工作品:

1、看、欣赏、评。

2、导语:这些作品都是用卡纸、树叶、花、塑料瓶壳做成的,今天我们就来制作自己喜爱的作品。

二、动手做作品:

可以写、画、剪、贴等。

三、展示作品,评作品。让孩子的作品成为本月墙报的主角。

四、作业:运用方法认字、写字。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辨一辨,从中发现规律

这部分是由“我会读”和“读读背背”组成。“我会读”是本组教材中所学生字的复现,帮助学生加以巩固。“读读背背”是一首表现秋天丰收景象的儿歌,与“我会读”共同起到促进学生对语言积累的作用。

布置作业为自己的作品写几句话。

板书设计语文园地??

我的发现

郊——交(立交桥)球——求(要求)

枝——支(一支歌)帆——凡(平凡)

笼——龙(龙灯)梨——利(顺利)熟字去偏旁,成为新字。

我会写:植橘橙_______脖胳膊_______

苍菊著_______字宜察_______

我会读:娃娃胳膊光盘名片旅游团山峰巨石枫树菊花风景区翠鸟甲鱼高粱橘子降落伞

勤劳观察认识尤其奇形怪状

课后小结通过语文园地的学习,系统地复习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我尝试着让孩子自己去发现识字的规律,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很快就能找到规律。为了让他们学会运用,我让孩子们,把规律放到实际生活中所遇到过的字,这么一来,学生的识字兴趣不仅被调动起来,而且有利于孩子将来的识字,通过这次的训练,达到较理想的效果。

四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七教案篇3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表达的愿望。

2、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3、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过程:

1、 先从两个观察游戏入手的,第一个游戏是观察猜字,学生说出猜的是什么字,并简单说说理由。第二个游戏观察图形,从中找到需要的梳子、哑铃和毛笔。用这种方式导入,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同时老师也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清楚地表达、认真地倾听的能力。

2、 老师要求男同学闭上眼睛,让女同学观察毛笔的位置,然后让女同学来讲述毛笔在图形的什么地方,只能用嘴叙述,不能用动作来指点,男同学要根据女同学的描述找到毛笔。这就是在训练学生清楚地表达、认真倾听的能力。老师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醒学生,“谁能讲得比她更清楚?”“谁还要补充?”“根据描述,你找到了吗?”这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3、 由学习伙伴的话作为引子,让学生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自己的发现,指名个别学生在全班发言后,老师安排小组交流,要求专心听别人的发言,记住别人的发现。然后让学生汇报小组的发现。其中,老师适时地对学生语言表达中不准确、不规范的地方进行纠正。

4、 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老师启发学生“有没有你们最感兴趣的发现?”,学生纷纷回答,老师从中挑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围绕着这些感兴趣的发现,在全班示范怎样进一步探究这方面的问题。

5、 最后一个环节是老师出示一个现场观察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四幅图:随着太阳位置早、中、晚的变化,猫的瞳孔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观察猫的眼睛,引导学生说得更准确。然后再观察图片,向旁边的同学说说在什么时候猫的瞳孔是什么样子?

6、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教学重难点:

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教学过程:

一、 我的发现

1、 出示四组词语,学生认读。读给同桌听,互相检查。

2、 仔细观察每组带点的字,看看自己发现了什么?

3、 交流观察后的发现,并说说形声字的特点。

4、 拓展练习:展示自己课外搜集的形声字卡片。

二、 读读背背

1、 学生自由朗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流利。

2、 分小组练习背诵。

3、 说说这个儿歌知道了什么?

三、 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四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七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学习利用形声字的结构特点识记生字的方法,培养同学自主识字的能力,不时扩大自主识字效果和经验的交流。

2、学习积累词语的方法,学习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认识几种基本句式。

3、学习观察的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和书面、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放手让同学观察发现,交流讨论。

2、先让同学拼读生字,朗读韵语,在读中发现字的特点

3、读学习伙伴的话,让同学说泡、饱等6个字的.特点

4、认一认生字条中的生字,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5、教师还可举出几个声旁是“包”的子,让同学试着认一认{苞、胞、炮等}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1}自由读

{2}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3}师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4}生生相互数数字对词语的游戏

{5}说说对词语的理解,如有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讲解。

{6}你记住了哪些词

2、我会填

{1}自由朗读,感受语气

{2}填写标点符号

{3}指导朗读,加深对这三种句式特点的认识。

3、我会写

{1}同学自由看图,然后让同学自由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指名说,引导同学仔细听。

{3}同学评价

{4}在此基础上,再给机会让同学有条理地把几句话连起来说,比一比,看谁说得有条理。

{5}把自身说的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我会读”和“口语交际”

1、老爷爷和小孙子有驴也不敢骑,这是怎么回事呢?自身读一读这则故事,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把这个故事读给你同桌听听,比比看,谁读得更有意思。

3、小组合作分角色读一读,议一议:你认为老爷爷应该听谁的?为什么?

4、你还有更好的方法吗?(如一人骑一会儿)

5、假如遇到这种事,你会怎样做?

6、这个故事真有趣,我们来演一演好吗?听了人们的议论,爷孙俩后来会怎么做呢?把你编的故事也演一演。

二、展示台(课前精心安排“展示台”)

“识字交流站”

“同学字,有方法,课内学,课外集,互相交流进步大。”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识字交流站。

1、把识字卡分别摆在每个小组的桌子中间,每人都教一教其他同学自身的卡片怎么读。

2、找到自身的好朋友互相学习生字。

3、自身练习读生字,每组推荐一位参与班级的竟赛。

4、评选出“识字大王”。

三、“故事会”

1、最近,我们学习了《坐井观天》《风娃娃》《酸的和甜的》等等故事,这些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事要多动脑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动脑筋的故事呢?讲给大家听一听。

2、分组准备,可以一个人讲,也可以几个人商量编一个故事,还可以加上一点动作边讲边演。

3、在小组里讲一讲,再讲给大家听。

4、评一评,谁的故事讲得最好?好在哪里?

5、谁的故事不够好,哪些地方可以改一改?

6、颁奖,评出故事大王以和优秀评论家。

四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七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2、积累对联。

3、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我的.发现教学,培养学生边读边想象的习惯。

2、积累对联。

3、通过趣味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生读对话,反复读,思考:

这段对话告诉我们什么?

2、生反馈。

(读文章,边读边想象,能在头脑中形成画面。)

3、师生共同再读《观潮》,边读边想象,争取在头脑中出现画面。

4、总结。

二、日积月累

1、生自由读,思考:

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吗?

2、生反复读,背自己最喜欢的。

3、生上台表演。

4、师生齐读,再背。

三、趣味语文

1、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⑴ 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

⑵ 生读后,思考:

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

⑶ 师生小结。

⑷ 再读。

2、练习:

⑴ 生自由读:

分析每种读法的意思。

⑵ 师生再读。

⑶ 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

?学法指导】架设课外知识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创设情境,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七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了解火车票上的主要信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2。能展开想象,并用“……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能在句子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3。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

4。积累词语、句子。

5。阅读《画家乡》,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8个生字,积累词句。

2。结合生活实际,掌握留言条的'写法。

3。积累句子,初步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借助火车票上的信息认识8个生字,增强在生活中主动识字的意识。(重点)

2。能展开想象,并用“……像……”说说生活中的事物。(重点)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4。了解留言条的基本内容和格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写留言条。(难点)

一、识字加油站

1。谈话引入。

(1)师:同学们,你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里认识的?(指名说识字方法)

(2)引入新课。

2。学习识字加油站。

(1)观察车票,圈出不认识的生字。

(2)小组讨论,互相当“小老师”,教教其他同学。

(3)指名读,学生读得不准确的字,师适当引导、正音。

(4)“南昌”是地名,“铺、调、硬、卧”在火车票上是以词的形式出现的,可联系生活。

四年级语文上册园地七教案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内容,体会当年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录像了解时代背景,以读为本,读出理解,读出情感,读出个性,读中体验,读中悟情。边读边画边想,再把自己的感受,对文章的感情读出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当时东北人民无家可归、流亡关内的痛苦,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小具有爱好和平,远离战争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了解歌词中事件的时代背景。以诵读歌词为重点,在诵读中体会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造成的苦难和抗日军民高昂的斗志,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了解历史

播放“九一八”事件视频,请同学们先看短片,认真观看后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谈观后感受。

东北三省很快沦陷。成千上万的东北人民流亡关外,无家可归……当时的爱国音乐家张寒晖,被这些景象深深触动,便写出了这首满怀思乡之情、国难之痛的歌曲《松花江上》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的歌词。(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歌词,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检查自读情况:认读生字

3、再读歌词,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解歌词

1、指名读1—6行,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的家乡。

师介绍:东北是个好地方。那里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自然林区,还有抚顺煤矿、大庆油田等自然资源,肥沃的黑土地是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区。是勤劳而善良的东北人民祖祖辈辈的艰苦奋斗,才创造了美丽的东北。

再读这几行,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对家乡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抓住“同胞”体会;“同胞”本义是什么?这里指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千千万万流亡在外的人民对自己家乡父老、对所有中国人民命运的担忧。)

过渡:生活在这快黑土地上的东北人民应该是幸福的,但是,他们却无法和亲人在一起安居乐业,因为——

2、1931年9月18日,这是个黑色的日子。是每个东北人,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日子。读7—14行。

(1)抓住“抛弃”体会(抛弃本意是什么?东北人民真的不想要这些宝藏了吗?是不能要,因为他们自身难保啊!这“抛弃”两字透着多少无奈!多少辛酸!)

(2)成千上万的东北人民背井离乡,来到遥远的中原地区,开始了漫长的——

板书;流浪!流浪!流浪!从这三个“流浪”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文中插图说说。

训练想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一个7岁左右的小孩,———————————————

一位中年男子携着妻儿,—————————————

小结:他们有家不能回,有仇不能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日本军在他们的土地上横行霸道,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家变成一片废墟……

再读这几行。指导三个流浪的读法:第一、二个逐渐加重语气,读出流浪的苦,第三个慢而轻,读出无奈和苍凉。

过度:这流浪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何时才能结束?一年又一年,他们就这样遥望着北方的天空,等待着,等待着,……

3、读最后几行。这是对远方亲人的呼唤,这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控诉。它激励国人拿起武器,勇敢走上战场,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不怕流血牺牲。

四、欣赏歌曲,加深体会

请听歌曲《松花江上》听后说说你的体会。

师总结:1931年美丽富饶的东北三省被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千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仅仅是个开始。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8年抗战,东北沦陷了整整14年。但我们中华民族是个不屈的民族,是打不垮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掀起了保卫母亲河,保卫全中国的抗日。要学的下一首歌曲《保卫黄河》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抗日救亡画面。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篇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模板7篇

四年级上册第四课教案6篇

一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优秀8篇

一年级语文教案上册人教版教案参考6篇

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语文教案优秀6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通用8篇

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5篇

四年级的语文教案7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案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17653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