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制定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多媒体支持的教案是教师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工具,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口才课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口才课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春天的情感。
2、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幼儿的前阅读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
3、丰富词汇:融化 垂柳 嫩 蔚蓝。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带幼儿到户外观察。
2、录音机 录音带
3、课件:诗配乐春天的秘密
4、每组一张大的图画纸,绘画用的彩笔假设干。
活动过程:
1、 律动春天的'秘密
2、激趣:听录音,请小朋友把眼睛闭上,听小鸟唧唧喳喳的叫声,小河哗哗流水声、。
3、提问:刚刚听到这么好听的音乐,你想到了什么?
4、欣赏诗歌:教师说: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我眼前出现了一副美丽的画面,你们想听吗?看课件,教师朗诵。
5、再次感受诗歌:把你看到的听到的大声讲出来。
6、提问: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春天在哪?
(1) 小河怎样说?
(2) 桃花怎样说?
(3) 垂柳怎样说?
(4) 燕子怎样说?
(5) 禾苗怎样说?
(6) 农民伯伯怎样说?
7、幼儿讨论:小朋友,你们又觉得春天在哪呢?教师小结: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河的冰融化了。桃树开花了,垂柳换上了嫩绿的新装。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绿油油的麦苗从泥土里钻出来。农民伯伯开始种地,春天美极了。
8、为诗歌起名:这么好听的诗歌还没有名呢,谁能为它起个好名字呢。
9、描绘春天:请小朋友以组为单位,用你的彩笔把美丽的春天描绘出来。
10、展示作品结束。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开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室应充分利用各种时机,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交往。在本课内容中,通过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语言讲述内容和故事情节,鼓励幼儿当众表达,在讲述中开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幼儿看到美丽的图画,兴趣浓厚,观察画面很认真,很细致,根本上能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讲出来。
口才课教案篇2
小竹桥,摇摇摇,有个小熊来过桥。
走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
头上乌鸦哇哇叫,桥下流水哗哗笑。
"妈妈,妈妈,你来呀,快把小熊抱过桥!"河里鲤鱼跳出水,对着小熊大声叫:
"小熊,小熊,不要怕,眼睛向着前面瞧!"一二三,向前跑,小熊过桥回头笑,鲤鱼乐得尾巴摇。
活动目标
1练习在25厘米高的平衡木上行走。
2知道一个个排队走,不推挤前面的朋友。
3学念儿歌,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4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能力,体验玩游戏的乐趣。
5锻炼幼儿坚持到底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
重点难点
1、掌握走平衡木的要领。
2、遵守活动规则。
活动准备
平衡木小熊头饰报纸球。
活动过程
1、教师翻开教学大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内容,讲述故事,朗诵儿歌。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熊是怎么样过桥的。
教师示范走平衡木,告诉幼儿要领。
熊妈妈是怎么样过桥的?(眼睛向前看,一步一步走平稳过来。)
教师示范走平衡木,利用儿歌再次帮助幼儿明白走平衡木的要领。
3、鼓励幼儿大胆走平衡木,练习3到4次。
4、组织幼儿排队走平衡木,顺利安全走过后拿苹果【报纸球】吃。
5、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走平衡木吃到苹果的心情。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以健康教育为主的.教学活动。通过游戏与儿歌的相互使用,让幼儿轻松的掌握了走平衡木的要领。幼儿锻炼了肢体动作,也学习到了新儿歌。
根据我小班幼儿年龄偏小的特点,我准备了每人一个小熊头饰,激发幼儿的积极参与热情。活动前,阅读了教学大书的内容,了解了小熊过桥的故事,会朗读儿歌,然后带幼儿到准备好的场地练习走平衡木。小班的幼儿要练习好多次才能掌握基本动作,我把它做为重点让幼儿练习几次。在朗朗的儿歌声中,幼儿不知不觉就掌握了走平衡木的要领。我再增加过桥摘苹果的游戏环节,小朋友情绪更加兴奋,活跃,在愉快的摘苹果活动中结束了游戏。
在这次的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高,对走平衡木的基本动作都掌握较好。达到了活动的目标,也突破了重难点,顺利完成了游戏活动。
口才课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间奏。
2、让幼儿创编动作自由的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并体验游戏的快乐。
3、学习自己找空间地方活动,不和他人发生碰撞。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图谱一幅;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引子,激发幼儿兴趣。
熊妈妈有两个熊宝宝,一个叫熊,一个叫熊小小。长得很胖,走起路来很慢,活动起来不太方便。小小很瘦,很可爱很活泼。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跟着音乐跳舞,听音乐响起来啦!它们要跟着跳舞啦!
2、倾听音乐,按照音乐节奏指挂图。
指图谱提问。
(1)指图(一)提问:告诉我这是谁在跳舞?()为什么?(因为音乐速度缓慢,听起来很笨拙。)
(2)指图(二)提问:这是谁在跳舞?(小小)为什么?
(3)指图(三)提问:现在又是谁在跳舞?()
小结:熊跳了两遍舞,因为他觉得自己有点胖,活动不太方便,想多活动要和小小一样灵活。小小跳了一遍舞。
3、分段听音乐,布置听音乐任务。
(1)听音乐a段。布置听音乐任务:和小小跳舞时的音乐一样吗?跳舞时的音乐是什么样的?(慢、重不欢快)
(2)听音乐b段。布置听音乐任务:小小跳舞时的音乐是什么样的?(欢快、让小朋友听了也想跳舞)
(3)用一个动作表示间奏是在休息。
(4)听音乐a段。布置听音乐任务:跳了两遍舞,跳两遍舞时的音乐一样吗?(一样)
小结:跳了两遍舞,而且音乐是一样的。音乐很慢、重不欢快。小小跳了一遍音乐欢快、活泼。
4、创编动作。
想象一下熊跳舞时是什么样的。熊小小跳舞是什么样的。
5、分角色游戏。
6、活动结束:和小小玩得真高兴,不过他们有些累了,想休息一下,我们下次再一块玩这个游戏好吗?
口才课教案篇4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校本课程的口号:人生大舞台妙语出精彩
2、出示现代知名演讲家演讲风采、班上小小演讲家风采的图片,激发兴趣。
3、讲述古雅典卓越的.政治家、演讲家德摩斯梯尼练习演讲的故事。
二、出示课题,明确本课时学习目标:
1、演讲与口才之诵读篇
2、敢于说、能说、善于说。
三、范读,温故知新
1、诵读一篇美文,要注意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口述,教师适机出示ppt。展示:(诵读要点:⑴诵读前要把握作品主题;⑵诵读时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⑶诵读时注意细节问题:感情、清晰、节奏、重音、语速、停顿、语调、音质、表情、动作等)
2、播放视频,学生边听边体味,如何掌握相关的诵读技巧。
三、学生活动,畅所欲言(小组活动排行榜)
全班分成六个小组练习,相互评价,教师出示评价要点,引导学生有目的评价。(学生明确从诵读要点入手)每组选择代表展示本小组风采,其他组员在他们诵读后给予点评。
四、实战演练,展示风采(金话筒评比)
选择各组代表上台表现,其他小组点评,教师将诵读要点融入点评。
五、小组、各小组代表评比结果公布——第一届金话筒颁奖仪式
1、宣布名单(金话筒奖和挑战奖获得者)
2、颁奖词
3、获奖感言。
六、教师小结——三寸之舌胜于雄师百万
聆听着同学们的诵读,品评着同学们的点评,老师看到了同学们一天天的进步,即使我们还只是《演讲与口才》的爱好者和初学者,但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刻苦练习,我们一定会像德摩斯梯尼一样,在《演讲与口才》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
口才课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两段不同的情绪变化,学习用不同的唱法来演唱歌曲前后两部分。
2、探索表演中运用声音、动作、表情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学音乐,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帮助幼儿回忆已有经验,引起学习歌曲的兴趣
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过不高兴的事吗?不高兴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后来和好了又是什么样的?
二、幼儿看幼儿用书,学唱歌曲
1、 引导幼儿观察幼儿用书上小朋友的表情、动作和眼神:看看这两个小朋友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的。高兴的时候又是什么样的,谁会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2、 教师范唱歌曲前半段,引导幼儿关注歌词内容:有一首歌就唱了两个小朋友之间生气的事情,请你们仔细听,歌里唱了什么时候
3、 引导幼儿学唱歌曲的前半部分
4、 完整范唱,引导幼儿对比歌曲中的情绪变化,
5、 完整演唱歌曲2~3遍
三、尝试与同伴合作表演歌曲《拉拉钩》
1、 幼儿分句创编动作和表情,重点创编动作:生气、不理睬、翘嘴巴。
2、 播放音乐磁带,鼓励幼儿两两结伴表演歌曲《拉拉钩》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实心球课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