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溜溜 >工作计划

大班关于桃的教案参考5篇

教案是教师为了指导课堂教学而编写的一份详细计划,优秀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关于桃的教案参考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关于桃的教案参考5篇

大班关于桃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沙子和石头的特征,知道沙子和石头是多种多样的。

2、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沙、石的用途以及它们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课件:有用的石头。

2、课-照片:岩石。

3、幼儿用水彩笔。

4、幼儿搜集的小石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图片欣赏:漂亮的岩石

教师提出疑问:漂亮的岩石是怎样形成的呢?

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展??

1、教师讲解岩石的形成

岩石是经过风吹日晒,又经过雨水、空气等外力的作用,沉积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教师:你们出去旅游的时候看见过岩石吗?想一想在哪里见过岩石?

(提示:海边,山林等)

2、实验。

出示:一团捏在一起的湿沙

你们看这是什么?现在,我们用吹风机吹一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小结:小球上的沙,由于湿度的变化和挤压,可变成岩石。

老师再告诉小朋友呀,岩石经过风吹、日晒或水浪的冲击可变成大石头呢。

3、了解岩石的沙化特征

课件演示:岩石和沙子

教师:看看照片上是什么?,你们知道沙子是怎样形成的吗?

小结:岩石被风化成为小块后,还必须经水流的不断冲涮,才能形成沙子,粗沙进一步又可变成细沙。所以,可以说沙是石头变的,石头也是由沙变的。

4、引导幼儿在探索中认识石头。

(1)让幼儿自己玩自己的石头(每人一块,颜色、大小、形状不一),

(2)启发提问:

石头是什么样的?(硬硬的)

摸上去有什么感觉?(粗糙、光滑)

你手里的石头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引导幼儿说出:石头是多种多样的,颜色有……,形状有……)

5、讨论:石头有什么用?

课件演示:《有用的石头》

铺路、铺地、筑防洪堤、做假山、石桥和石凳、石栏杆

结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石头。

三、结束

鼓励幼儿在小石头上作画。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回家后继续收集不同的石头,了解不同石头的作用,然后讲给大家听。

大班关于桃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了解农村最常见的一些野菜,萌发幼儿观察农村最常见事物的兴趣。

2、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分工、分享,培养幼儿爱惜自己和他人劳动成果的好品质。

3、知道一些野菜的烹调方法、乐意品尝野菜。体验自己动手烹调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1、幼儿自己挖的野菜及买的野菜(幼儿挖野菜时的录像或照片)

2、各种调味品与餐具、洗菜筐、幼儿围裙、菜板、面粉等。

3、创设厨房环境,摆放各种调味品,让孩子随意取放.

4、亲子调查有关野菜的相应资料(名称、生长特点、营养价值、烹饪方法)

活动流程:

回忆展现——交流互动——商量合作——幼儿烹制——品尝分享

一、交流回忆

1、小朋友,我们上次才参观秋天的小树林时挖了一些野菜,挖到了什么菜,你能不能说一说在挖野菜过程中发生了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出示图片或录像。

2、为什么这些菜叫野菜?(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小结:野菜生长在田野里、小路边,不需要人们去种、去浇水,施肥料,它可以制成野菜食品。野菜没有受到污染,所以营养很丰富。

二、互动交流

1、啊!我们一会儿就要开野菜品尝会了,这次我们小朋友挖了这么多的野菜,也认识了野菜,那你吃过什么野菜,怎样做的呀?你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野菜可以怎样吃,一会儿我们就要做野菜了,快说说你们的做法吧!

2、个别幼儿介绍(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三、商量合作

1、刚才小朋友说了很多野菜的吃法,那请你找几位小朋友一个组,商量一下,想做什么菜,需要什么东西,然后你们自己分工,洗菜,切菜,做菜。(请配班老师主动介入活动,如:小朋友,老师也想参加你们的烹饪小组可以吗?教师和孩子一起商量厨具的摆放位置,给予必要的帮助并注意倾听幼儿商量意见,了解商量结果:分工情况、烹调方法等)

四、幼儿烹制

1、准备:每组一份野菜.一套洗菜筐.菜板.炉具.餐具

2、幼儿进行烹制(1)分类、洗菜、分工(2)切菜(3)在老师帮助下烹调(这一环节可以请保育员或厨房伯伯适当帮忙,关注幼儿安全)

五、品尝分享

1、小朋友请你们先品尝自己小组作的野菜,尝尝味道怎么样,请把另一份放在大餐桌上,一会我们要开野菜品尝会。(老师巡回了解、询问孩子制作过程及味道怎么样。)

2、这些野菜味道很好,有股清香味,营养有很丰富,您们吃的这么开心,我们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尝尝,让他们也来分享我们的劳动成果好吗?

设计思路:

1、关注幼儿园实际情况,选择幼儿需要的主题。

在二期课改新理念的引领和指导下,我们幼儿园在xx年申报了《农村幼儿园系列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得到了专家和领导的肯定,并列入为市级规划课题。自从我们幼儿园的课题立项以来,我们立足于本土、闪亮于系列、致力于探索为出发点,充分挖掘身边的各项资源,开展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主、行”系列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实践与研究。同时引导我们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新教材,对新教材中的有关主题进行梳理,再将农村得天独厚的各项资源得以充分的开发与运用,积极尝试了“园本课程”的开发,我们以《桃花盛开的地方》为我们的一级主题,再形成衣食住行四大系列的二级主题,它们分别是《布衣秀》、《美食林》、《农家乐》、《镜绣路》。有用的植物这一主题是在中班《好吃的食物》主题上的拓展和延伸,结合我们家乡特有资源——立足于本土:主要立足于农村地理位置优势,利用农村本土资源,将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在我园,大多数孩子看到最多的是农田,接触最多的是农村的特有资源,对此有目的的进行开发和利用,以拓宽我们的'教材,顺应周围事物的发展与变化。因此,选择了家乡的小树林和绿色菜篮子这两个三级主题,从在本土性的基础上突现发展性的原则,同时引发幼儿对科技种植的兴趣,了解什么是绿色植物,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活动只是课题进程中一次孩子生成的活动。

2、关注幼儿的实际,满足幼儿学习的需要。

孩子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活动从孩子的一次秋天的野外家乡的小树林参观活动开始,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季节的变化,他们感到天气凉了许多,好多树叶在秋风的吹拂下纷纷掉落下来,这是忽然一群孩子不走了围在一起观察着什么?见我走了过去,唐朝对我说:“老师我们发现了小路边有许多菜,它与人们种菜的地方不一样在路边,可我知道它也好吃的?”旁边的王瑜说:“我知道叫荠菜,可以包馄饨吃的”。“我也吃过”、“我也吃过”,其他孩子纷纷叫了起来。不知谁说了一句我们挖荠菜吧,孩子们已纷纷挖了起来。这时我想,我应如何回应孩子,孩子对田野边生长的野菜产生兴趣,但他们对野菜的名称、营养、作用及烹调方法不一定有深入的了解,为了推动主题的深入开展,我就预设了本次活动。活动旨在通过对野菜的观察、认识、烹调、品尝,让幼儿了解野菜的营养价值和烹调的方法,增添生活情趣,萌发幼儿观察农村最常见事物的兴趣,养成爱吃野菜的习惯。体验操作劳动的快乐,明白天然食物对身体有益。

大班关于桃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选择喜欢的人物图案进行剪贴、添画。

2.幼儿能发挥想象力,大胆添画、充实画面。

3.幼儿能用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感受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时装杂志书(或人物较多的废旧图书)、剪刀、胶水、彩笔、绘画纸、纸篓、范画。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范画,了解绘画步骤

1.画面上都有什么呀?画面上的人物和我们平常画的有什么不一样?(人物是粘贴上去的。)

2.猜一猜是怎么做出来的?

教师小结剪贴添画的步骤:选择人物,想好这个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然后把人物剪下来,粘贴在想好的位置,最后添画背景。

(幼儿在欣赏范画的过程中,看一看,说一说,在轻松的氛围中自主探究作品的制作方法,了解剪贴、添画的步骤。)

二、出示人物形象,引导幼儿想象讲述

1.出示一个有动作的人物形象,引导幼儿观察。

①这个人做了什么动作、什么表情?他为什么要做这个动作和表情?(比赛、锻炼身体……)根据孩子的回答延伸提问:他在哪?他的周围可能有什么?(观众、体育器械……)

②让你添画你打算画什么?

2.出示一个人物上身形象,引导幼儿观察。

①这个人缺了什么?(下身。)有可能被什么挡住了?(柜台、书桌……)他有可能在哪?(车里,飞机里……)

②如果让你添画你打算画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大胆展开想象,发表自己的想法,为下一步的添画做好铺垫。)

三、幼儿剪贴添画,教师巡回指导

1.仔细观察,想好要画什么,再在想好的位置进行粘贴。

2.注意桌面的卫生,安全使用剪刀。

教师提醒幼儿根据剪出的人物动作、表情、服饰等进行想象添画。鼓励幼儿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与别人添画的不一样。

四、幼儿作品欣赏

1.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说出自己作品的名称是什么,画面里的人物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2.教师挑选几幅作品讲评。可从创意、画面饱满程度、涂色均匀、比例等方面进行评价。

大班关于桃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雷电给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

2、学习躲避雷电的方法,培养与点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各种雷电和人们躲避雷电的图片

2、有关雷电袭击的录像。

3、练习册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有关锂电的图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出活动主题。

出示各种关于雷电的图片,

——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图片是什么?它对我们生活会有危害吗?

仔细观察图片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2、通过观看录像,让幼儿了解雷电袭击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危险。

——请小朋友观看一段录像,看看雷电地我们的`僧或会造成哪些危害呢?

——幼儿观看录像,并集体讨论雷电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雷电的危害特别大,雷电不仅会引起火灾,如果人或动物被雷电击中就会死掉。

3、引导幼儿讨论躲避雷电的方法。

——大家知道怎么躲避雷电吗?

幼儿说自己的想法。

——像幼儿展示躲避雷电的图片,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如何躲避雷电。

有雷电时要赶快关闭门窗,不要站在窗口。把房间里的电源线路断开,并拔下插头;雷雨天不要躲在电线杆、烟囱或大树下;打雷时应切断电源,同事尽量不要开水龙头;打雷时不要用手机;有雷电时要远离建筑物中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及电力设备;不要再水边停留;若在空旷地带听见雷声,应两脚并拢迅速下蹲,双手抱头。

4、游戏:我做的对吗?

教师做出雷电交加时的各种躲避动作,请幼儿判断对错。

大班关于桃的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正确比较5个以上物体的高矮,能按高矮排序。

2、在比较、操作中,体验高和矮的相对性。

3、能大胆的尝试、比较,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

能大胆的尝试、比较,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二)中脚踩高跷的贴绒娃娃5个。

2、师幼共同制作高矮不同的雪糕娃娃棒。

3、幼儿用书第3页的"雪糕娃娃棒图卡"、第25页《比较高矮》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观察贴绒娃娃,猜测娃娃的高矮。

1、猜猜谁最高、谁最矮。

2、比一比,找出正确的比较方法。

3、从矮到高(或从高到矮)排序。

二、操作练习,巩固对高矮、长短的感知。

1、雪糕娃娃排队。

请幼儿比较雪糕娃娃的`高矮,并按从矮到高的顺序为雪糕娃娃排队,最后说一说雪糕娃娃是怎样排队的。

2、插红旗(幼儿用书第25页)。

师:把最高的旗杆涂成红色,最矮的旗杆涂成绿色。用什么方法能找出最高和最矮的旗杆呢?

3、救救小动物(幼儿用书第25页)。

师:小动物被困在屋顶上了,请你想个办法救救小动物吧!有什么好办法呢?

活动反思

大班在方面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常常会觉得有的错误是根本就不应该发生的。在本次中更让我感慨良多。归结起来有两点:

一、画面观察较差。

在本次活动中主要是让幼儿通过各种方法进行5个以上物体的排序。在活动中,我首先让给踩高跷的贴绒排队。幼儿人人都能将娃娃按高矮排好队伍。接下来是让幼儿将手边长短不一的吸管按长短排序,幼儿也都能将吸管排好。可是在接下来的操作材料中,幼儿在红旗的排序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这些红旗的旗杆长度有的相差非常细微,有很多小朋友容易看错。虽然操作之前我已经引导他们要比较旗杆的节数,但了解是一回事,真正做时有很大一部分幼儿都排错了,不是顺序搞错就是序号记错。而这一切都反应出幼儿对画面的观察不够细心,做事太过急促。

二、对自己缺乏信心,没有自我认同感。

进入大班以后,我发现有许多小朋友都对自己的行为非缺乏信心。具体表现在:做作业时总喜欢看别人的,甚至有的小朋友刚刚拿到作业纸就现看别人是怎么做的。以至于有的小朋友交上来的作业让人看了都有点哭笑不得的感觉,因为他的答案都是反写的。明显全是照抄别人的。

要想从根本上增强的自信心,我觉得我们必须注意让幼儿真正掌握我们所要让他们掌握的。因为只有当他们真正懂了、学会了,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对自己产生认同感,不是吗?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关于幼儿园教案参考5篇

关于水的科学教案参考5篇

关于电的健康教案参考5篇

幼儿园关于爬的游戏教案参考5篇

大班教案6的组成教案参考6篇

大班桥教案参考7篇

大班语言《画》教案参考7篇

大班2024教案参考7篇

大班教案模板参考8篇

大班茶主题教案参考7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46539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