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溜溜 >工作计划

9的组成教案优质8篇

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和依据,教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课程内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以下是公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9的组成教案优质8篇,供大家参考。

9的组成教案优质8篇

9的组成教案篇1

设计思路:

新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在幼儿已经接触和练习了数的形成2、3的分合、组成的基础上,学习4的组成。数的组成是加减法运算的基础,是幼儿数学教育内容之一,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必备知识。通过创设相应环境,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操作。引导幼儿去探索、体验理解,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己得出结论,并将自己获得的知识用交流的方式表现出来。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4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懂得交换两个部分数的位置合起来总数不变,知道一个整体数分解成两个部分数后,一边增多,另一边减少的互补关系。

4、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观察,逻辑思维,推理能力。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每位幼儿4根萝卜图片、一张记录卡、小兔胸饰4个、写有数字的树叶若干、两棵光秃秃的大树背景(3号树和4号树)。

活动过程:

1、歌表演《合拢分开》入座。

2、游戏:“我们都是好朋友”。初步探索4的组成。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是谁?(4个戴小兔胸饰的小朋友出场),我们数一数有几只小兔?(4只)4只小兔在一起做“我们都是好朋友”的游戏,围成圆圈,手拉手走,念儿歌:123,321,我们都是好朋友,好朋友,手拉手,你蹲下,我站起,4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1和3……

3、幼儿操作:“分萝卜”,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4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小兔说:“我们今天不玩了,我们回家去把拔的萝卜分一分,”请全班的小朋友帮小兔分一分,把4根萝卜分给兔妈妈和兔宝宝,兔妈妈和兔宝宝都要有萝卜,可以怎样分?分一次就将分的结果记录下来,写在记录卡上,看谁分得又快又准?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

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1)还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3)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左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多1,右边的数后面一个数比前面一个数少1,左右两边的数合起来都是4。

4、巩固游戏:“拼贴五彩树”。

小兔说:“在冬季里我们收获了萝卜,可是冬季里许多大树的树叶纷纷扬扬的从树上飘落下来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很不好看,我们班的小朋友不但聪明,还很乐于帮助别人,对不对?我们来为大树贴上美丽的树叶,让它变成‘五彩树’好吗”?

请幼儿将带有数字的树叶粘贴到3,4号树上,树叶上的两个数字合起来是几,就粘贴在几号树上。

5、今天我们学了4的组成,我们举起萝卜用《合拢分开》这首歌把4的组成唱出来好吗?

附歌词:合拢分开,合拢分开,学4的组成分解,4的组成,4的分解,就像合拢分开,4可以分成1和3呀,分成3和1,还可以分成2和2呀,它们合起来都是4。

活动反思:

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课堂上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9的组成教案篇2

活动设计背景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平时执教数学活动中较重于记忆和训练,无趣味性,幼儿对学习数学提不起兴趣。在参加“国培”后,学到“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于是决定调整教学思路,以游戏及操作取代以前的记忆和训练,以达到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目的。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亲自操作,认识并熟悉6的组成及分解,掌握6的5种分法。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3、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并熟记6的5种分法

活动准备

1、6的组成,分解图一幅。2、带磁铁鸡宝宝卡片若干。3、树的挂图4幅,可拆卸苹果卡片若干,篮子若干个。

活动过程

1、老师和小朋友先复习一下之前学过的5、4、3、2数的.组成及分解。

如老师问:5可以分成几和几?

小朋友答:5可以分成1和4。

2、学习6的组成及分解:

出示6的组成,分解图一幅、

老师:今天鸭妈妈很高兴,因为它请了几只鸡宝宝来家里做客,小朋友们,你们看一下鸭妈妈请了几只鸡宝宝来做客呀?(老师出示6只鸡宝宝的卡片并和幼儿一起数数共6只)

老师:鸭妈妈要把鸡宝宝安排住进两个房子里,是两个房子喔。但是它不知道要怎么样分配这6只鸡宝宝,有多少种办法可以让鸡宝宝住进去呢?办法是不能重复的,看一下哪几位小朋友能帮鸭妈妈把鸡宝宝安排房子住进去,好不好?

请小朋友到讲台前把鸡宝宝的卡片粘到画有房子的黑板上。老师记录每一次分出来的结果。再把小朋友分出来的几种方法总结归纳得出5种分法。

6 6 6 6 6

/ / / / /

1 5 2 4 3 3 4 2 5 1

3、引导幼儿观察6的分解式,令幼儿发现把一个数分为两个数,而这两个数合起来又等于这个数。分解出来的数,左边的数进1,右边的数就退1,还可以把分解出来的两个数调换过来,合起来还是得到这个数。

4、巩固练习游戏:摘苹果比赛

老师:(出示苹果树的挂图)小朋友你们看,树上的苹果熟了,想不想把它们摘下来呀?我们来进行摘苹果的比赛好不好?(把小朋友分为4个组进行)我们先讲一下比赛规则:小朋友把摘下来的苹果放在两个篮子里,两个篮子里的苹果加起来要等于6,每一组派一个小朋友上去摘,其余的小朋友在下面看,看他把苹果摘下来放得对不对,有多少种方法放这些苹果,要两边加起来都是等于6喔。如果他放错了,其他的小朋友可以上去帮他重新放,注意放的方法不能重复。我们来比一下哪一组的小朋友放的方法最多,放得最快。

教学反思

本次数学活动主要以游戏为主体,利用帮鸭妈妈安排鸡宝宝住下及摘苹果比赛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并掌握6的组成及分解,与以往教学活动相比较增加了趣味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达到了在游戏中学习的目的。在后面的摘苹果比赛中,充分的利用了小朋友喜欢竞争的心理,自已组里的小朋友可以讨论方法对不对,增加了幼儿之间的互动。就是在时间上掌握得不够好,到后面小朋友为了争第一都有点乱了,如果重新上一次的话,觉得应该设定好一个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哪一组的小朋友得出的方法最多获胜,可以更大的激发小朋友的兴趣。

9的组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3的组成,知道了把3分成两份有两种方法。

2、能较清楚地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初步了解整体和部分关系。

活动重点:

学习3的组成,知道3分成两份有2种方法。

活动难点:

分合式数列两边的关系(递增、递减)。

活动准备:

图片、作业纸、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磁性教具)

二、新授:学习3的组成

1、出示图引导幼儿观察。

2、师:小孩一共钓了几条鱼?

3、引导幼儿探索

师:你们来看这里有两个鱼缸,怎样把3条鱼分在两个鱼缸里,小朋友你们想想办法,你是怎么分的?

4、幼儿思考说出分解,请幼儿在黑板上演示分的过程。

5、师:记录幼儿分的方法。

6、师小结:这两个部分合起来的总数是3。

三、幼儿操作练习

1、幼儿完成练习

2、讲评作业

四、游戏活动

“跳圆圈”,进一步巩固3的分解组成。

五、总结全课

9的组成教案篇4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数字4,知道它能表示物体的数量。

2、让幼儿了解数字“4”的组成,初步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3、培养幼儿对数字的兴趣,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关注身边事的态度。

二、活动准备

数字“4”的卡片、小熊样子的贴纸四张,与4相关的事物的卡片如四个苹果,四个西瓜,四支小鸟,四支铅笔等。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直接语言导入

老师:小朋友快看,今天的天气真好,草地上来了几个动物朋友,我们来看看是谁来了(出示小熊贴纸)

老师:原来是小熊啊,大家来看看有几只小熊呢?(3只)没错三只大家好厉害。

老师:小朋友们看,这头壮壮的熊是熊爸爸,这头小一点的是熊妈妈,最小这个是他们的宝宝。他们正在草地上吃青草呢!快看!又来了一只小熊,啊!原来是熊弟弟。他太小了,走起路来比较慢,没有跟上爸爸妈妈和姐姐。那小朋友现在黑板上有几头熊啦?(四头)

师:四头熊,它们是怎么来的呢?三头熊再添上一头熊就是四头熊。

师:小朋友们真棒!现在黑板上有了四头熊!那四头熊,我们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教师出示数字卡片4。)我们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小朋友们看这就是数字4。

(二)展??

师:小朋友们快看,这就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来认识的数字宝宝“4”

师:大家看数字宝宝“4”长得像大家生活中见到的什么呢?

让幼儿发挥想象,并跟同学老师分享,教师随意点几个幼儿回答,并总结,可以的话可以将幼儿回答的东西画出来比较。

出示准备好的于四相关的物品卡片,让幼儿观看,边看教师边说明,要注意教师在说明的时候要多次点数,按一定顺序把卡片内容从一开始数到四,老师数幼儿数,多次重复。出示完卡片后,师:数字4可以表示这些东西外,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说出我们生活中的“4”。

幼儿观察教室或联想,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小结:数字4可以表示所以数量是4的物体。如四个窗户,四本书,四支鞋,四个鸡蛋等等。

师: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其实我们身边就有数字宝宝“4”比如两个耳朵和两个鼻孔一起就是四,我们身上还有哪些“四”呢?

让小朋友们一起思考讨论,教师总结讲解幼儿回答。

(三)结束

教师从头讲解梳理一遍数字宝宝“4”的特点。

四、活动延伸

让小朋友们课后去发现生活中,哪些地方还有数字宝宝“4”。

9的组成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引导幼儿探索学习5的组成分解,知道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的方法。

【活动准备】

卡通人物图片3张、雪花片玩具数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

1、今天我要和小朋友来玩一个游戏,小朋友看过米奇妙妙屋吗?(看过)

2、里面都有哪些人物啊?(米奇、米妮、黛西、高飞、布鲁托、唐老鸭)

3、小朋友们都看过,今天我们就来扮演一下里面的人物好吗?(好)

4、老师扮演米奇,1组小朋友扮演米妮,2组小朋友扮演高飞,3组小朋友扮演唐老鸭。小朋友们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喽!(准备好了)

二、开始游戏

1、嗨!大家好!我是米老鼠,哎对了!小朋友要不要跟我进我的妙妙屋啊?(要)

2、太好了,我们走吧,哦!差点忘了,要进入妙妙屋,我们必须要念奇妙的咒语,米是噶,莫是噶,米老鼠。跟我说一次(米是噶,莫是噶,米老鼠)

3、M-I-C-K-E-Y,M-O-U-S-E,米奇妙妙屋开启,快进来,非常好玩,点名唐老鸭、米妮、高飞。(有、有、到)

4、今天米奇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我的好朋友唐老鸭、米妮、高飞和我一起来,解开它好吗?(好)

5、我这里有5个小雪花片玩具,需要分别放在2个筐里,我不知道该怎么分,你们来帮我好吗?(好)

6、可是我的东西忘带了,怎么办呢?(看看妙妙工具箱有没有)

7、好的,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一起来说:“呕,土豆”(呕,土豆)

8、下面我请几个小帮手来帮我给每个小朋友发5个玩具,谁愿意来帮助我?(我)

9、现在小朋友都拿到了5个雪花片玩具,那就开始来帮我一起解决我的问题好吗?(好)

10、小朋友们想一想5个玩具怎样分成2份,都有哪些分法,那么我们开始吧,找到答案的小朋友请举手好吗?(好,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11、小朋友们真是太聪明了,这么快就找到了答案,可是我不知道哪一队的小朋友最厉害,最聪明,你们比一比好吗?(好)

三、讲述比赛规则。

1、如果我说5可以分成1和4开始时,那么小朋友就迅速把5个玩具分成1和4。

2、先说的数字1放左边,后说的数字4放右边,我说结束,所有的小朋友一起把手背背后。如果没有把手背背后的小朋友,就是违反了游戏规则,那么就不计分哦,小朋友们都明白了吗?(明白了)

3、areyouready?(yes,i’mready)

4、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四、游戏结束。

1、我们来看一看今天哪一队获得了胜利,恭喜某某对获得了胜利,没有获得胜利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你们已经很棒了,掌声送给获胜队也送给自己。

2、大家跟我一起读一次5的分成。

3、游戏结束,大家站起来跟着音乐一起跳米奇妙妙舞,游戏随着音乐自然结束。

9的组成教案篇6

知识目标:

1、说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2、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3、尝试解释生态系统的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能力目标:

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加深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

教学重点: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

教学难点:

生态系统中各种组成成分的作用。

教法及依据:

“激趣导学,合作探究”

学法及指导:

1、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记录观察结果,表达交流

2、指导学生通过表演,认识生态系统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

搜集信息及自然风景图片、排练表演。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首先带领大家走进大自然,走进美丽的大森林,去看一看、去听一听、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和谐和美!放映影片《美丽的大森林》。

教师:什么是生态系统?它是由什么组成?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些内容。

板书: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出示目标。

二、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1、自主学习一:阅读教材39页内容,完成《助学》目标1:生态系统的概念。

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及时反馈指导。

展示“浮想联翩”:如果你是这片沼泽地里的一只水鸟,想像一下,当鹰飞来时,你会怎么做? 当这里的水被污染了你又会怎样?

教师予以肯定:大家的想像很丰富,从这两种情境中,谈谈你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学生:生物离不开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无论是生物因素还是非生物因素的变化,都会有生物受到影响……

教师: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一张无形的网,牵一发而动全身。无论是哪一种因素的变化,就会有许多生物受到影响,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板书: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出示生态系统的概念辨析:

1、我们校园中的所有生物

2、一块农田里的肥沃土壤

3、一个长满杂草、木耳,聚集着蚂蚁、老鼠的阴湿山洼

4、取自池塘中的一滴水

5、生物圈。

学生分析判断,并说出理由。

教师:大家通过以上的分析判断,你能不能总结一下,怎样才能判断是不是一个生态系统呢?

学生:在一定的地域内,必须具备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生物成分,一部分是无机环境。

教师:大家总结得很好,那你们能举出一些生态系统的例子吗?

学生:一片森林,一个花坛,一块草地,一个池塘,一块农田,一条河流。

过渡:大家举的例子都很好!生态系统的种类很多,生态系统的范围有大有小,大到生物圈,小到一滴水。那么,各种生态系统都是由什么成分组成的呢?下面请大家完成自主学习2的内容。

2、自主学习2:

阅读教材40-41页内容,完成《助学》目标2:生态系统的成分。

学生完成后,教师出示活动1:识别生态系统的成分。

教师提出要求:标出各个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填写在课本的表格上,然后分析讨论并归纳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归纳总结,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回答并板书:生态系统的成分。

教师:哪位同学能总结一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生物成分分别有什么作用?都扮演着什么角色?

9的组成教案篇7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例3以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敝道计数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作,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计数单位在计数中的重要作。

2苯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提高学生对数概念的掌握水平。

3备惺芩学知识的应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知道计数单位在现实生活中的作,进一步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小朋友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数数和数的组成,现在请你们拿出小棒,数出其中的32根。

学生独立数小棒。

教师:数好了吗?谁来演示一下你是怎样数的?

要求学生一边演示一边回答:先10根10根地数,数30根小棒,再1根1根地数,数出2根小棒,合起来就是32根。(学生演示10根10根地数时,要求学生把小棒10根10根地放一堆。)

教师:你们能看着这些小棒说出3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吗?

要求学生回答:32是由3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

教师: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回答:因为刚才数的是3个10根和2个1根。

教师:我们在数数时到了10根10根地数,也到了一根一根地数。同学们为什么要这两种方法数数呢?

指导学生说出10根10根地数比较快,不满10根的要一根一根地数才能准确地数出来。

教师:刚才同学们说到10根10根地数比较快,生活中很多地方也需要数数,也采了10根10根地数的方式,叔叔阿姨们是怎样应10根10根地数的方式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去了解生活中的数?

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感受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价值

出示例3图。

教师:图中有哪些生活中的数?

指导学生说出有乒乓球的个数、钢笔的支数、月饼的个数。

教师:生活中在哪些情况下要数这些数呢?

教师:这些商品都是装在盒子里的,盒子上还注明了每盒的数量是多少呀?

教师:这和我们每10根小棒捆成一捆有相同的地方吗?它的目的是什么呀?

让学生理解这样做可以一十一十地数,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数出较多的商品。

出示一堆散乱的没有盒装的乒乓球。

教师:你能很快看出有多少个乒乓球吗?

直观地演示把这些乒乓球装入盒中,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是3盒零2个乒乓球。

教师:现在能一眼看出有多少个乒乓球了吗?

教师: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有32个乒乓球了呢?

教师:同学们到了前面数数的方法了吗?

让学生明白这里是到了前面的数数方法,先一十一十地数出有多少个十,再数出剩下的有多少个一,合起来就知道有多少个乒乓球了。

教师:能类似的数数的方法数一数有多少支钢笔和多少个月饼吗?这里是把钢笔放在盒子里让你们数好还是拿出来一支一支地让你们数好呢?

教师:为什么?

教师:好吧,老师还是把它装在盒子里让你们数吧。学生数后,抽学生汇报。要求学生说数出了几个十和几个一,然后问学生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教师:在数月饼的时候了几种数数的方法?

让学生意识到只到10个10个地数的方法。

教师:为什么不一个一个地数的方法呀?

教师: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盒子进行包装,这不仅仅是为了携带方便,同时也是为了数数的方便,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像这样包装商品的例子吗?

让学生尽可能地说生活中每10个装一盒的例子。

教师:由于每10个装一盒与数学中的10个10个地数有关,所以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要大量地到一些盒装的商品,同学们理解一些计算方法,看看你们的教科书,后面还有月饼盒吗?把这些图打上个记号,学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们好关注今天学习的内容和后面学习内容的联系。

学生作记号,略。

教师:我们通过了解生活中的数,知道了10个10个地数在生活中经常到,下面我们应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出示练习一第1题。

教师:小猴吹了多少个泡泡?你能一眼就看出来吗?

教师:怎样才能使我们一眼就看出小猴吹了多少个泡泡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要求学生说出把这些泡泡10个10个地圈起来,就能一眼看出小猴吹了多少个泡泡了。

教师:同学们动手圈一圈。

学生圈后,让学生说一说圈了多少个十,然后再说一说这些泡泡的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三、巩固练习

1苯炭剖榱废耙坏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出,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数的,数了几个十和几个一,所以这个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敝傅佳生做课堂活动第3题的游戏

先抽一个小组的学生来做示范,再全班进行游戏。

四、课堂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外作业

要求学生完成第6页第5题的小调查,了解生活中的数。

9的组成教案篇8

一、教学内容

3的组成、分解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学习3的分解组成,了解互换规律。

2、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激发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难点: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3个东西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四、教学准备:

每个幼儿1个小盒子、2个小口袋、3个苹果图

五、教学过程: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题。

教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都成熟了,果园里的叔叔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摘了苹果,不过果园里的叔叔说要答对题目才可以“吃”。大家现在看看,你的小盒子里有几个苹果?(让幼儿边数边回答)

2、教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工作辛苦了一天了,让我们把它放到2个口袋里带回家让他们尝一尝好吗?

教师:现在让我们看看每个口袋里能分几个?(让幼儿自己动手)

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分苹果的。并引导幼儿理解3可以分解成2和1,1和2。

4、让学生根据上节课写2的加减法算式的方法写出3的加减法算式(学生首先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试着在本子上书写算式,教师巡视学生书写的.情况)

5、指名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算式,教师纠正并展示规范的算式。

6、巩固练习(老师和小朋友互动)

儿歌:3的分解组成

小朋友我问你,

3可以分成几和几?

(高)老师,我告诉您,

3可以分成1和2,3可以分成2和1。

1和2合起来是3,2和1合起来是3。

六、课堂总结

师生齐唱3的分解儿歌。

七、作业布置

八、教学反思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认识9中班教案反思6篇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通用7篇

认识9中班教案精选7篇

小学数学9加几教案模板6篇

9月思想汇报范文优质7篇

9大大学生思想汇报优质5篇

领导转正申请书2023优质9篇

工作计划市场营销优质9篇

幼儿园小班教师9月份工作总结优质7篇

7至9月的思想汇报8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151311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