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书写的时候,你们一定要强调联系实际,大家在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教育对象有目的性,以下是公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数学《找规律》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数学《找规律》教案篇1
目标:
1、能通过听故事、看图片等不同方式来感知物体循环的规律性,并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
2、学习推测事物排列规律病补排或续排。
准备:
1、小白兔手偶,蜈蚣阿姨图
2、被遮挡的项链图一张
过程:
一、通过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1、出示小白兔手偶:小朋友们好!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出示蜈蚣图)仔细观察说说它有什么特征?
2、现在,老师要给你们讲一个“小白兔看望蜈蚣阿姨”的故事
3、在讲完第一段时问:你们发现蜈蚣阿姨哪些脚穿错了吗?你可以帮小白兔按它的要求把蜈蚣阿姨穿上正确的袜子吗?(请个别幼儿回答并操作,集体检验结果)
4、小白兔说:真棒!谢谢你们了。穿好袜子后……
二、蜈蚣阿姨的项链
1、讲完故事最后一段问:小白兔受到了什么礼物?
2、引导幼儿观察项链也是有规律的,并请幼儿推理被遮住的项链珠子是什么形状的
3、师:我也想要漂亮的项链,你们能帮我按规律排几个吗?
a、出示续排题卡(由易到难)
b、出示补排题卡(由易到难)
c、幼儿根据手中的操作材料进行补排,并说出操作结果
5、生活中除了项链是有规律的,还有什么是有规律的?(幼儿分说)
小结:生活中一很多东西都是有规律的,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小朋友们回家后也可以到家里找找有什么东西是有规律的,回来告诉我,好吗?
数学《找规律》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推理等活动,让幼儿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幼儿初步观察、推理能力。
3、激发幼儿感受数学、发现数学的情感。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ppt、找规律图卡、不同颜色的椅子、美羊羊头饰、串珠玩具、黑板
活动过程:
一、课前调控:拍手律动,组织幼儿向老师们问好。
二、导入: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今天我们上课坐的椅子,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1、幼儿观察椅子,各自说出自己的发现,教师一边引导幼儿说出椅子的颜色排序不同。
颜色:红红、绿绿、红红、__
红、绿、红、绿、___
红红、绿、红红、___
2、全体幼儿跟着老师读出椅子的排列顺序,引出规律。
三、情景引入:今天老师请来一位客人,(美羊羊头饰)教师扮演美羊羊。美羊羊:“昨天羊爷爷问了我几个问题,可是我不会,我想请小朋友帮帮我,好不好?”。
1、看课件(各种颜色图形的排列):找出顺序并说出规律,将空白的地方添上正确颜色的图形。幼儿边说规律教师边积极地鼓励及引导。
美羊羊:“你们真棒啊!有你们这样的朋友真好!可是爷爷还给我一张纸上面全是这样的图形,小朋友再帮帮我吧!”
2、教师出示课件和黑板(贴有图形排列规律的图卡),给幼儿说明要给图形宝宝找规律
(1)请幼儿认真观察图卡,找出规律。
(2)请个别幼儿上台,把空白处的图卡粘贴完成。
3、美羊羊:“小朋友都完成了,我也学会了,谢谢小朋友们,你们这么聪明,所以我想请大家一起进行一个比赛,这个比赛是—比眼力(出示课件)!”。
(1)教师出示找规律图片,幼儿通过观察、推理,以最快的速度说出规律,并说出空白处应该粘贴的图片。
(2)教师给表现好的小朋友给予表扬。
4、串珠游戏——送项链 美羊羊:“今天我买了一条好看的项链(出示串珠玩具串成的项链,),可是只买到了一条,但是我还想再带一些回去,送给羊村的小伙伴们,你们可以帮我做一些吗?”。
(1)教师请全体幼儿观察美羊羊的项链,引导幼儿说出项链排列的规律是按红黄绿蓝排列的。
(2)请三个幼儿上台进行“串项链”,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
(3)串项链完成,教师请幼儿分别说出自己串的项链是按照什么样的规律排列的。
(4)把完成好的项链送给美羊羊。
四、结束:美羊羊:“哇,真漂亮!谢谢小朋友们送的项链,我要回羊村了,喜洋洋他们看见了肯定会很开心,小朋友们再见!”。幼儿:“美羊羊再见!”
活动反思:
找规律活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要求孩子思维灵活,需要孩子先感受再发现,才能理解规律,而这些要求单靠老师的讲解显得收效甚微。针对这个情况,在平时的小游戏中,我让孩子通过观察来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激发他们创造简单规律的兴趣,感受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就可以在运用规律来进行花边装饰,还在整理班级用品时也可以运用规律性地来排列,在排列队伍中也同样可以运用规律进行,使得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在活动《找规律》中,我改变了以往教师先详细、深入讲解操作材料的方法,而是让幼儿自己根据卡片寻找规律,然后讲述排列规律,幼儿的兴趣很高。然后再出示规律类型卡片,让幼儿来匹配;果然幼儿在操作材料中运用已有经验,顺利完成,最后展示生活中运用这些规律来排列的图片,更激发了他们学习和运用规律的兴趣,活动延伸中我让幼儿自己设计规律排列,把活动推向了高潮,更激发了他们学习和运用规律的兴趣。
数学《找规律》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事物中简单的排列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和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合作交流的意识。
3.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规律美,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规律的含义,掌握找规律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表述发现的规律,并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工具
ppt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理解规律
(一)生活引入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我们班要举行一个联欢会,你们打算怎么来布置自己的教室呢?
1.学生交流汇报
2.老师的想法也和大家的差不多(呈现例1的情境图中的上半部),你们看,漂亮吗?
3.请大家仔细观察:看看老师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4.引导学生说出:彩旗、灯笼和花朵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排列的。并指出:这样的排列就叫有规律的排列。
5.教师说明:一般来说,一组实物依次不断重复地排列(至少重复出现3次),我们就可以称为有规律的排列。
(二)点明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并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寻找规律
(一)寻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1.找一找:让学生自己观察,去找一找彩旗的排列规律。
2.说一说:
(1)让学生说出彩旗的排列规律,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彩旗是按一面黄旗一面红旗的规律来排列的。
(2)教师提问:
①彩旗是每排几面就出现重复的?引导学生说出:每两面出现重复。
②那我们能不能把这两面看成一组,所有的这些彩旗都是这样一组一组的重复排列的呢?
3.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彩旗重复的部分。
(二)寻找小花、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
1.圈一圈:让学生圈出小花、灯笼与小朋友排列中的一组重复部分。
2.说一说:
(1)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小花、灯笼与小朋友的排列规律分别是什么?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述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2)分别说一说:小花、灯笼与小朋友是把什么作为一组,一组中的第一个分别是什么?特别强调:灯笼是三个为一组。
小结:像彩旗、小花、灯笼、小朋友这样,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的规律叫做重复排列的规律。(板书:重复排列)
(三)反馈练习
1、动脑练习:(课件出示)
(1)、说一说:图中缺了3个小朋友,你知道有几个男生几个女生吗?(学生讨论,指明回答。)
(2)、圈出重复出现的部分。(指明回答)
(3)、说说身边的规律。
(4)、欣赏生活中的规律美。
2、动手练习:
(1)、第一关:画一画并圈出重复出现的部分。拿出1号作业纸,独立完成。(完成后展示交流)
(2)、第二关:圈一圈,完成在2号作业纸上。(展示交流)
(3)、第三关:涂一涂,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规律来涂色,完成p85的“做一做”。
三、数形结合,认知规律
(一)呈现例2的第(1)题,让学生先观察:
1.说一说:
(1)你发现了碗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2)你能圈出其中的一组吗?
(3)碗的排列规律与前面所学的规律有不同之处?引导学生发现:颜色上没有变化,但数量上有变化。而且数量上的变化规律还可以用数字表示出来。
2.试一试:
(1)你能将碗的数量上的变化规律用数字表示出来吗?请学生说出相对应的碗的下面的数字。
(2)完整呈现例2的第(1)题:
3.议一议:碗的排列规律与数字的排列规律相同吗?
(1)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理解:数字表示的是相对应的那种图形的个数,所以图形的排列有什么规律,数字的排列就有相应的变化规律。
(2)同时让学生感受:它们可以表示相同的规律,只不过形式不同而已。
(二)呈现例2的第(2)题:
1.让学生自己在书上完成填空。
2.说一说:图形与数字有什么排列规律?
3.完成p86“做一做”第1、2题。
(一)数学游戏
做动作,猜规律:
课件分步呈现每个动作,让学生跟着一起做。做了三组后,让学生猜下一个动作是什么。并说出这些动作的排列规律。
(二)基本练习
练习二十第2题。
(三)提高练习
练习二十第1、题。
四、谈收获:
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学生交流,指明回答。)
全课小结:其实,在生活中处处都有规律带给我们的美,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做一个有心人,你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数学《找规律》教案篇4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85页情境图和“做一做”及第89页练习二十的第1题。
?找规律》是“数与代数”这一知识领域。《课程标准》要求:探索简单情景下的变化规律。
本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时,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能带给人美感的有规律的事物,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材从最简单的规律(颜色)引入,通过口头描述规律、圈出规律的“核心”、创造规律等方式,理解规律的含义。是学生学习“探索规律”知识的起始课。同时也为第二学段有关规律的学习打下基础,更好地渗透函数思想。
(二)核心能力
“找规律”这节课,通过口头描述规律、圈出规律、创造规律的过程,理解规律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三)学习目标
1.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等活动,发现图形排列的简单规律,理解规律的含义并能描述和表示规律。
2.借助主题图,会根据发现的规律,确定后续图形的排列方式。
(四)学习重点
理解规律的含义,发现图形和数字排列的简单规律
(五)教学难点
会根据发现的规律,确定后续图形的排列方式。
(六)配套资源
实施资源:《找规律》名师教学课件
二、学习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预习课本第85页,说一说图中有什么,思考:说一说它们是怎么摆的。
(2)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这样的排列。
2.练习
(1)
观察图中,都有什么?说一说它们是怎样排列的。
(2)你能自己画出有规律的图案吗?
(二)课堂设计
1.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出示千纸鹤,初步感知规律
①出示一串中的第一个千纸鹤,下一个千纸鹤的颜色,你能试着猜猜么?
②接下来一个会是什么颜色呢?第四个是什么颜色呢?如果老师让你猜接下来两个千纸鹤的颜色,你还能猜得准么?
(2)揭示猜千纸鹤窍门,感受其中的规律
刚刚我们在猜的时候,发现一开始有人猜错了,但后来猜得越来越准,你们一定有什么窍门,谁来说说?
小结:像这样的排列,我们就叫它有规律的排列。
(3)揭示课题。今天学习找规律。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活动,感受规律就来自于生活之中,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揭示课题。】
2.交流辨析,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认识规律。
多媒体出示主题图:小学生联欢会。
思考1:观察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上面哪些地方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师:咱们以小旗为例来研究研究它的排列规律。(课件出示主题图: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生:彩旗是按照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一面黄旗、一面红旗、接下来还是一面红旗、一面黄旗重复出现的。
师:“重复”一词用的好,能具体地说一说什么是重复吗?是谁在不断地重复呢?
师:重复部分的顺序能改变吗?
师:小旗的排列是按一面黄旗、一面红旗为一组,这一组按照顺序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我们就说小旗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师: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找一找花朵、灯笼、小朋友的排列有规律吗?
师:它们的排列规律是什么?圈出每一组中重复的部分
问题:我们刚才找到的花朵、灯笼、小旗和小朋友的排列有什么相似之处?
小结:像花朵、灯笼、小旗和小朋友的排列它们都是按照顺序地重复排列,我们把这样的排列叫做有规律地排列。
(2)动手操作,创造规律
活动3:自己尝试摆学具,小组中欣赏,并展示学生的作品。
小朋友的眼睛都很会观察,我们一起发现了这些图形在形状,颜色以及数量上的变化规律,那你们的小手是不是一样能干呢?你们能用学具摆出有规律的图案么?拿出学具自己试试吧!
活动4:动手涂色,深化规律(完成89页的做一做)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能用学具创造出有规律的图案,那你们能用彩笔涂出有规律的颜色么?
小组中欣赏,并展示学生的作品。
活动5:探寻声音动作中的规律
今天小朋友们真能干,不仅学会了“找规律”,还能用学具摆出有规律的图案,用彩笔涂出有规律的颜色,给自己鼓鼓掌吧。发现了吗?你们的掌声也是有规律的,谁还能做出有规律的动作呢?
(3)寻找生活中的规律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生活中,也能经常看到有规律的排列。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规律,并欣赏老师带来的有规律的图案。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学生在对这幅情境图的观察和表述中,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个事物的规律。通过圈一圈,找出规律的“核心”。并通过摆出有规律的图案,涂出有规律的图案,做出有规律的动作,发出有规律的声音,找出生活中的规律,进一步深化规律的特点。】
3.巩固练习
①完成课本89页第1题。
②说一说下一个是谁?
③。涂上合适的颜色
4.课堂总结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找规律,主要找了图形和一些事物的排列规律。在找规律时要先确定不断重复的是什么,找到规律的“核心”,而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我们在课下可以找一找生活中的规律。
(三)课时作业
1.再接着画一组。
思考:哪两行的规律相同?
?答案】(1)
(2)(3)
第2行和第3行的规律相同。
?解析】考查目标1和2。进一步巩固理解规律的特点。
2.第10个是什么颜色,在后面圈出来。
?答案】
?解析】考查目标1和2。进一步巩固理解规律的含义。并会得出之后的第几个是什么。
3.设计入场券。
“规律王国”要举行联欢会,想来参加的小朋友需要设计符合要求的入场券,要求是:
(1)请你选用自己喜欢的图形、颜色或贴纸创造出不同的规律。
(2)请你把作品完成在入场券上,要有3组的规律才行。
?解析】考察目标1和2,。在认识规律,摆出规律,涂出规律的基础上会创造规律。
数学《找规律》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让幼儿发现重复物体的排序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
2、初步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并能清楚地说出发现的规律,培养幼儿多样性思维。
3、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生活和数学的联系,并学会欣赏规律。
二、活动准备:
小兔、小猫、小鸡、胖猪的图片、各种颜色的图形卡、一座房子、幼儿操作卡、音乐三、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发现规律--以小兔搬新家的情景导入,引导幼儿发现并讲出气球、彩旗、水果排列的规律师:小兔的新家打扮的非常漂亮,它买来了许多气球、旗子和水果,调皮的小兔把它们摆放的很漂亮①以1面红色,1面黄色重复排列的组图(彩旗)②以2个蓝色,2个绿色重复排列的组图(气球)小结:它们两样东西摆放的不一样,数量和颜色也不一样,像这样两个以上物体依次不断重复排列有规律的,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找规律③小兔请小朋友们吃水果水果的摆放让小朋友们发现有什么规律,从颜色、数量去发现小结:这水果的排列和前面两组的也不一样,颜色和数量的规律都不一样。
2、体验不同的排序方法,引导幼儿发现并尝试接着规律排列。
--小兔邀请三个朋友来家作客,他们各走一条路来小兔家,让幼儿观察三条路的不同点,并说出每条路面上石块的排列规律。
小猫的路:红、黄、红、黄、红、黄小鸡的路:
胖猫的路:1 2 3 1 2 3 1 2 3老师小结:哦,原来它们的路铺的石块不一样,有颜色的规律,有图形的规律,有数字的规律3、请幼儿来帮忙铺路师:大灰狼听说小动物要去小兔家,就把路给破坏了,小朋友来帮助他们把原来的路铺好吧!
老师小结:小朋友非常棒,动物们高兴的去小兔的新家。
4、幼儿操作师:小兔来考考大四班的小朋友,看你们懂得了这些规律没有,动动脑筋,看谁最聪明哦幼儿操作老师小结四、活动结束1、创造规律,表演规律,寻找生活中身边的规律--小兔要求小朋友按1个男生,1个女生的规律排队,和它一起跳着兔子舞去外面玩,找找幼儿园哪些东西是有规律的
数学《找规律》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习按某一特征有规律地间隔排列规律排列。
2、在探索寻找活动中,选择不同的方法尝试有规律排序。
3、培养幼儿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发展幼儿创造力。
活动准备
1、趣味练习-规律
2、各种颜色的木块、几何图形、贴绒图案若干。
3、操作卡片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1、以游戏:“寻宝”引入活动。
让幼儿寻找藏在“草地”上的卡片,打开卡片看看上面有些什么?
2、讨论卡片上不同的变化,说说它们的排列规律。
二、发现规律。
1、观察卡片上物体的排列,让幼儿感知物体排列的次序规律。
学习按颜色、几何图形、图案间隔排列的方法。
2、请幼儿补规律。找出卡片上物体的规律,想想接着应该排什么?
3、幼儿动手操作
把缺的补上去,将规律补完整,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补。
三、尝试自由排列。
1、介绍各组活动的内容和要求。
(1)按颜色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颜色的木块进行间隔排列。
(2)按几何图形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几何图形进行间隔排列。
(3)按图案排列。选择两种或三种图案进行间隔排列。
2、幼儿自选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大胆地尝试进行有规律排列。
3、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