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溜溜 >工作计划

认识口的教案参考6篇

其实无论开展什么阶段的教学工作,都要认真写好一份教案,新的教学任务已经下达了,你的教案准备好了吗,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认识口的教案参考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认识口的教案参考6篇

认识口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4以内的序数。

2、培养序数概念。

3、培养幼儿团结友爱的精神。

活动准备:

1、演示板一套、智慧盒每人一套。

2、ppt课件

活动过程:幼儿随音乐有序入座。

一、游戏导入

教师:森林里的小熊生病住院了,他的好朋友们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着急,都要去看望小熊。我们来看一看,第一个到医院里来看望小熊的是谁呢?(出示ppt--小狗)。

请小朋友拿出小狗的棋子把它放在第一行数字1的后面。

小狗刚刚到不久,第二个好朋友也来了。那第二个好朋友是谁呀?我们快来看一看。(出示ppt--小猫)。

请小朋友拿出小猫的棋子把它放在小狗的后面。

为了让小熊变得开心起来,小狗给小熊唱歌、小猫给小熊跳舞,他们正表演的高兴,第三个好朋友也来了。(出示ppt--小鸭)。

请小朋友拿出小鸭的棋子把它放在小猫的后面。

小鸭子嘎嘎叫,它对小熊说,你猜猜我把谁一起叫来了?(出示ppt--小羊)。小朋友们,你们说,小羊是第几个来看望小熊的朋友呀?

请小朋友拿出小羊的棋子把它放在小鸭的后面。

二、操作探索

教师:"一共来了几个好朋友来看望小熊呀?"

幼儿:"四个"。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幼儿:"数出来的。"

教师:"那伸出你的右手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二、三、四,总共来了4个好朋友来看望小熊)。

教师:4个好朋友对小熊说"小熊小熊,你不难过,过几天你的病就会好啦。今天让我们给你表演节目吧。"

1、(播放小狗的叫声)

小花狗,汪汪叫,第一个出来给小熊表演节目。(把棋子向下移动,表演节目--《一只哈巴狗》)。

2、(播放小猫的叫声)

小花猫,喵喵喵,第二个出来给小熊表演节目。(把棋子向下移动,表演节目--学小花猫走路)。

3、(播放小鸭的叫声)

小鸭子,嘎嘎嘎,第三个出来给小熊表演节目。(把棋子向下移动,表演节目--《三只小鸭》)。

4、(播放小羊的叫声)

小羊小羊咩咩叫,终于轮到我表演了,你知道我表演的是第几个节目的吗?(把棋子向下移动,表演节目--《我要我的滋味》)。小羊想请大家和他一起来表演,你准备好了吗?

三、经验提升

看了大家精彩的表演,小熊非常感动。他很喜欢第一个节目,那第一个节目是谁表演的呢?(小狗)

小熊说,等我的病好了,也要和小羊学学律动表演,那小羊是第几个表演节目的呢?(第四个)

4个好朋友表演的节目,小熊都很喜欢。他说,真希望你们能天天陪着我,可是天快要黑了,你们也该回家了,不然爸爸妈妈会着急的。

4个好朋友点点头,他们说,我们明天再来陪你。小熊,小熊,明天见!(放音乐:雪人之舞--收棋子)。结束语。

认识口的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2、能力目标: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

3、情感目标:帮助大家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

三、教学难点:

帮助大家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问学生以前学过什么长度单位?(板书:厘米cm、米m、千米km)

(1)用手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贴1米的长度条)

(2)那1厘米大约有多长?在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或较短的距离时常用厘米作单位(贴1厘米的长度条)

如果我们要量更小的物体的长度或更短的距离,该用什么作长度单位呢?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种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mm)

(二)新课。

1、毫米。

(1)独立探索:让学生观察尺子。

师:尺子上的刻度有什么长度单位?除了厘米外,还有什么刻度? 找到1毫米的长度。

(2)生活中发现:找找生活中我们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1毫米?(学生找,要求说的有理有据。)记住1毫米厚度的感觉。

(3)巩固加深:那2毫米有多长?用手指比划。那 3mm?5mm?8mm?10mm呢?(板书1厘米=10毫米)

(4)进率:1厘米之间有10个小格,一格代表1毫米,10个1毫米是1厘米。

(5)质疑:问那我们课本中的一页纸大约有1毫米么?(要求说的有理有据),估一估,大约几张纸才是1mm厚?

(6)学以致用:大家估一估,回形针大约有几毫米?量一量?注意事项?(同桌为组)

(7)做一做习题:

今天的降雨量约是5毫米。 ( )

小结:我们学习了厘米、米,为何还要学习毫米?我们学习了毫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什么用处?(ppt)

2、分米。

(1)引入:大家猜猜有没有一个比米小又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引出分米dm,板书)

(2)探索:我们知道了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那厘米和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黑板演示)。

用手比划,记住1dm长度的感觉。(2个手指一跨大约为1dm)。

问大家米和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黑板演示)

(3)找找教室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1分米?(开关盒 印台盒的长边)

再次加深,那你们的手臂大约几分米?(方法:用已知探求未知)

(4)做一做习题。

总结:手指记忆法。

板书设计:

五指记忆法。

认识口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圆形的物体,理解圆形的主要特征。

2、丰富幼儿对图形的认识。

3、能在生活中找出各种圆形物体

活动重点:认识圆形。

活动难点:能把圆形和生活中实物进行联系和比较。活动准备:圆形、圆形的相关玩具,没有车轮的汽车。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演唱歌曲《月儿圆》

和幼儿一起说说歌曲里面唱了什么?

二、认识圆形

1、教师出示圆形,和幼儿一起观察圆形的特征。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一个图形宝宝,是谁呢?是一个圆形。

教师小结:圆形是由一条边组成的,它没有角。

2、出示有关于圆形的玩具,巩固幼儿对圆形的认识。

3、请幼儿用身体来表现圆形。

三、操作活动

--情境导入,“呜呜??”“谁在哭?”

--出示没有车轮的小汽车,请幼儿观察,引导幼儿用圆形为汽车粘贴上轮胎。

--教师示范,请幼儿操作。

四、结束部分

--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圆形,圆形只有一条边,是没有角的。在生活中圆形也给我们帮了很多忙,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看看,圆形在哪里。

认识口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

学具: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

(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

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评价。

认识口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感受并认识圆,知道什么是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于工具画出指定大小的圆。

2、经历猜想、操作、验证、讨论和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并掌握圆的有关特征,会应用圆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体验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圆、掌握圆的有关特征、会用工具画圆。

教学难点

掌握圆的有关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大圆规、课件、1张圆纸片学生:小圆规、剪刀、4张白纸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感受认识

1、课件出示一枚硬币。

(1)提问:硬币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板书课题:圆

(2)出示图片问:你能从里面找到圆吗?

2、用手在空中画一个圆。

问: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生:圆形

空中画圆

二、自主画圆

1、师:如果要你画一个圆,你准备怎么画?

解释:“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的本意

选择一种方式动手画圆。

2、提问:用什么工具能画一个标准的圆?

(1)第一次用圆规画圆,感受圆规画圆的技巧

(2)(视频演示)再次用圆规画圆,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技巧

师:用圆规画圆有哪些步骤?

生:……

画圆1

生:圆规

画圆2、3

生:……(剪圆)

三、寻找特征

1、认识圆心

(1)指出:用圆规画圆时,针尖固定的这一点叫做圆心。板书:圆心

(2)圆心的作用

师在黑板上随处点一个点问:我把圆心点在这里,你觉得这个圆会画在哪里?点在那里呢?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标圆心

生:圆心位置决定圆的位置

2、认识直径

(1)把圆对折1次打开描出折痕,看有什么发现?

指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板书:直径

(2)探寻直径的特征

①师在黑板上画几条线段问是不是直径

②直径有多少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吗?

生:折痕都通过圆心

画直径并测量

3、认识半径

(1)在圆中画出一条半径问学生:是直径吗?

指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板书:半径

(2)探寻半径的特征

(3)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

画半径并测量

画圆4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4、探索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1)出示:刚才我们研究了直径和半径的的各自特征,直径和半径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2)用字母式子表示:板书:d=2r或者r=d÷2

(3)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你准备怎么画?

(4)完成练习十七第1题。

测量探索

认识口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借助千数图认识千。正确读、写千以内的数,并在数位表中表示出来。

2、能力目标:将数进行分拆,培养学生对数的多种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喜欢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能将数学运用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1、用点图、简图等多种方式表达数。

2、千以内数的读与写。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练习。

2.复习前一教时。

师:上节课学习了什么?

生:汇报。

二、巩固练习

1.读读写写看简图再写数、读数(ppt)

2.拆一拆,合一合(ppt)

458=( )+( )+( ) 700+7=( ) 901=( )+( ) 800+80+8=( ) 700+30+9=( ) 6+60+400=( )

3.看计数器在数位表上写数。

4.比较有零的三位数的读法。

560和307

5.填空。

⑴我国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不超过一千只a一千只写作:( )只b它是由( )个千组成的我国野生金丝猴的数量在七百六十只左右a七百六十只( )只b它是由( )个百、( )个十组成的

⑵数的组成(ppt) 404的里面有4个( )和4个( ); 7个一和8个百是( ); 2个百和5个十是( ); 10个( )是1000;( )是由3个百组成的。一个数个位是6,百位上是8,这个数是( )。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上是3,第二位上是8,第三位上是5,这个数是( )。一个三位数的十位上的数是百位上数的3倍,个位上数是百位上数的2倍,这个数可能是( )。

6.判断(ppt)

⑴505百位上的5表示5个百。( )

⑵3个百和4个一组成341。( )

⑶个位上的8和十位上的8、百位上的8是一样的。( )

⑷一个数末尾的零是不读出来的。( )

⑸603读作六百零三。( )

三、拓展练习

卡片游戏(ppt)用3、7、0、1可以组成哪些三位数?你能试一试吗?至少5种。学生汇报。

四、小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中班认识0的教案6篇

除法初步认识的教案6篇

认识竖的教案模板6篇

认识数字6中班教案5篇

中班认识0教案反思6篇

认识9中班教案反思6篇

认识竖的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认识数教案6篇

认识6的小班教案通用8篇

幼儿园认识牛的教案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39656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