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一份全面的教案能够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作为一名优秀的职场人,写好详细的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以下是公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画树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画树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平图、线描、吹画、点画等多种形式表现树。
2、学习用线条和色彩对树进行装饰,并能大胆想象。
3、能注意画面布局合理,层次清晰。
活动准备:
1、各种树的图片:用各种不同的绘画方式表现的树的图片。
2、绘画材料:勾线笔、油画棒、白纸、水粉颜料、粗细不同的吸管、抹布。
3、电脑、白板
活动过程:
一、谈话进入课题: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个特别的画展,大家在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在心中选出你最喜欢的画,并开动脑筋想一想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
二、带领幼儿欣赏用各种方法画的各种各样的树。
1、你们觉得刚刚看到的这些画美吗?这些画面中画的是什么?谁能说说你最喜欢这当中的哪一幅画?并告诉我们这幅画是怎样画成的?当幼儿说到这幅画时用点击放大此幅大家欣赏,并了解作画步骤及方法。
2、引导幼儿分类欣赏
(1)欣赏不同季节的树:
师:请看这组树的(在白板中标记需观察的树),这些树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幼:(叶子的大小、颜色不一样,有的是春季的树,有的是秋天的树)师:原来表现不同季节的树可以用这种方法,大家观察得真仔细。
(2)欣赏用不同绘画方式表现的树师:请看这两幅画是用同样的方法画出的吗?(出示用不同绘画方式表现的树的图片)师:分别是用什么方法画的呢?
依次说出线描、吹画、点画的方法、引导幼儿注意画面布局:如果我想画一棵树可以怎样画?画几棵树呢?画成片的树林呢怎样才能使画的树好看呢?
三、带领幼儿观察绘画器材,进一步了解不同绘画材料的使用方法。重点讲解吹画、点画的注意事项。
四、幼儿自主选择绘画材料作画,老师适时指导,并给予恰当帮助。(播放背景音乐)
五、作品展示:在散文诗《树真好》中结束。
画树教案篇2
知识要素
“树分四枝”叶有不同形状和大小
技能要求:
能画出线条的疏密对比
教学目标
体验与发现:
通过写生树木,感受发现它的自然美
实践与创造:
掌握写生树木的方法,并可大胆取舍
欣赏与评议:
欣赏评论自己或别人写生的树木
教学重点
树枝的前后穿插
教学难点
树叶的疏密变化
教学过程
一.引导与观察
1.引导让学生仔细观察树木的结构特征。
2.用手摸摸树皮,看清树皮的纹理,体验树皮的质感、手感。
3.绕树走几圈,看清楚暴露在外的树根是什么样子?
4.抬头看看树叉的生长方向,树叶的形状及组织排列。
二.了解与写生
1.欣赏同龄人写生树的作品。
2.教师演示画树从下往上画的方法。
3.学生尝试写生,注意构图。也可以仅仅画树干或树叶。
三.指示与辅导
1.让学生知道树是有生命的,是大自然美的造化。
2.线条不要画得软、油、滑,要有节奏、粗细、疏密。
3.观察树木越往上越细,分枝时先画前再画后,懂得取舍,画树叶注意聚散。
四.欣赏与评论
1.自评作业的优缺点,同时也能说出不足。
2.小组互评,并说出画树的要注意的问题。
3.教师选择有特点的作业讲评。
画树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作品,感受树枝抹、压后的独特美感,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2、尝试运用不同树枝大胆印画,添画,体验树枝添画活动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的树枝,棉签、水粉颜料、调色盘、卡纸、白纸若干。
2、教师制作的树枝添画成品若干幅。
活动过程:
1、欣赏作品,感受作品的美。
师:“今天,我带来了几幅画,我们来欣赏一下。”(出示示范画若干幅)
幼:“哇,真漂亮!”
师:“画上都有什么呀!”
幼:“有太阳、小鸟、小老鼠、树……”
师:“还有什么?”
幼:“树。”
师:“这些树长得一样吗?”
幼:“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边指树,边提问。)
幼:“有的树干粗,有的树干细。”
幼:“有的树干很多,有的很少。”
师:“你看到这些画有什么感觉。”
幼:“我感觉很美。”
幼:“我感觉很漂亮。”
2、画面内容,猜想所用的工具及方法。
师:“这么美的画,猜一猜是用什么材料和工具画出来的?”
幼:“用颜料。”
幼:“用油画棒。”
师:“今天,我把绘画的材料和工具也带来了,我们一起看一下。”(出示树枝)
师:“这是什么?”“认识吗?”
幼:“树枝。”
师:“它叫侧柏,是柏树的一种。大家看,这个树枝和哪幅画上的树一样呢?”
幼:“老师,和这一幅。”
师:(手拿石榴树枝)“看,知道老师是从哪里找到这个树枝的吗?是在我们幼儿园的石榴树下捡到的。看看它和哪幅画上的一样。”
幼:“老师,和这幅一样。
师:“除了树枝,还有颜料、盘子……”
师:“现在再来猜猜看,怎样用这些材料和工具画出这么美丽的画来?”
幼:“用树枝照着画。”
幼:“把树枝放好,再用颜料比着画。
幼:“给树枝刷上颜料,再印在画上……”
幼:“把树枝粘在纸上再涂颜色。”
3、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树枝添画的方法。
师:“想一想,老师是怎样用这些工具画出这些作品的?”
幼:专心想。
师:“怎样涂?”
幼:“用刷子涂上。”
幼:“用树枝,往颜料上涂一涂。”
师:选择正确的方法来做。
幼:开始印。
师:“怎样印?”
幼:“用小手印。”
幼:“不行,这样手会脏的。”
幼:“找一张纸来。”
幼:“用废纸……”
(孩子与孩子之间因为“用什么来印”相互讨论,开动脑筋想办法。这是幼儿与幼儿之间互相学习、共同探究的过程。)
师:“看看我们请报纸来帮忙可以吗?”
师:“印出树枝后我们把报纸合起来,放到一边。再印时,再请报纸来帮忙。”
师:“然后,我们用棉签帮忙,点上自己喜欢的东西。”
幼:“我喜欢香蕉。”
幼:“我喜欢苹果。”
师:“好,我们点上。”
(就这样,在讨论、探讨中,幼儿掌握了树枝添画的基本步骤。)
4、幼儿绘画。
在音乐的伴奏下,幼儿自由选择工具进行树枝添画,体会作画带来的乐趣。
5、展示幼儿作品,师生合影留念。
倾听幼儿介绍,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自己的作品讲给老师或小朋友听,最后,请小朋友高举作品合影留念。
(这个环节把活动推向高潮,让幼儿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有助于激励幼儿继续探究新的问题,就这样整个教学活动在探索中快乐的结束。)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思维活跃,积极性高;环节设计中,猜想————验证的过程大大增强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幼儿主动学习创造了条件。
活动中不足之处:在让幼儿猜想用什么工具、材料绘画出这些作品时,我只是简单的重复幼儿的语言,没有提升幼儿的思维朝自己的目标进行,这说明我的教学机智需进一步提高。
活动点评:
1、选材有特色。石榴树枝、侧柏树枝、竹枝等,特别是侧柏树枝,
当印到白纸上后,侧柏的枝叶隐隐约约,配上不同的颜色,印染的效果好似来到了秋天的树林一样。
2、多通道感受,整节课可以用“美”字来形容。开始环节,当一幅幅作品展现在幼儿面前时,我们听到了孩子的惊叹声,孩子们产生了浓厚的创作兴趣。整个环节中,教师与幼儿平等沟通的教态、幼儿兴趣盎然地制作树枝添画的过程及幼儿手拿自己的作品向小朋友及客人老师展示时的自信、兴奋表情,无一不是美的欣赏。
3、本节教育活动改变了以往美术活动中教师讲解、幼儿学习的传统模式。采用了扩展幼儿思维的猜想————验证的方法:在活动中,让幼儿猜想这些作品是用什么工具、怎样操作而绘画出来的,加深了幼儿对工具、绘画方法的认识并极大地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示范绘画的过程,渗透了规则意识的培养。当树枝在调色盘中蘸好了颜料,放到白板纸上用报纸压印后,报纸怎么办呢?教师告诉幼儿:“把报纸叠一下放到一边,再等印时,再拿一张报纸印。”教师不留痕迹地把印的方法融合其中,巧妙地教给了幼儿。
画树教案篇4
黑白画是一种工具简单、易于掌握的绘画形式。我园在开展“黑白装饰画在各个年龄段的实施”的研究中发现,中班幼儿刚刚接触到一些关于黑白装饰的知识,认识了一些常见的线条图形,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黑白线描画的创作,但要用“点、线、面”画出黑白灰的画面效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在表现黑色和灰色的块面方面比较薄弱,他们往往是线条多过于块面。因此,我们特地设计了《黑白拼画·树》这次活动,用拼贴黑白块面的方法来表现黑白装饰,试图弥补中班幼儿由于技能不足而无法表达黑白块面装饰的不足。对于习惯了用黑色水笔画点、线、面来表现黑白灰效果的幼儿来说,这次用图形拼贴的方法来表现黑白装饰的效果不失为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尝试,活动形式新颖、易于掌握且富有情趣,既有利于孩子进行各种造型、构图及创作,同样也能体现黑白装饰的效果。幼儿只要掌握黑白互衬的装饰方法,也就是一层黑一层白的装饰方法,就能表现黑白美。
活动目标
1.尝试在黑或白的底板上,用白或黑的图形拼贴出大树形象。
2.选择不同形状、大小的图形用黑白互衬的方法为大树装饰花纹。
3.乐意进行拼贴活动,感受黑白装饰的美。
难点:用各种黑白图形用黑白互衬的方法为大树装饰花纹。
活动准备
黑和白的底板各20张,黑白的大小不等的三角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若干,胶水人手一支,范例数张。
活动过程
一、欣赏范例,理解黑白互衬拼贴的特点。
1.欣赏黑白拼贴画。
师:春天到了,树叶都长出来了,看!这一片片的树林真美丽,你来看看这棵树有什么特点?
2.感受黑白装饰的美。
师:对,这是一棵黑白树。大家再来看一下,这棵树的哪些地方是黑的,哪些地方是白的?
小结:这棵树有黑树冠,白花纹。一层黑一层白,黑白间杂着有一种特别的美。
3.发现黑白装饰画的特点。
师:仔细看看,这棵树是用哪些形状拼贴成的?花纹是怎么装饰的?
小结:在白纸上用黑色的大椭圆贴树冠,长方形贴树干,白色的大圆点一个跟着一个排好队围着树冠贴一圈做花纹,还可以在大圆中贴个小黑圆,用白细条贴在树干上,这样白色上衬着黑色、黑色上又衬着白色,一棵黑白树就贴好了。
(评析:这一环节的意图是让幼儿从视觉上感受黑白互衬的美,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观察,发现黑白互衬法的要领: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层层叠叠。)
二、个别幼儿尝试,教师指导。
1.个别幼儿选择合适的图形进行拼画。
师:其实除了在白纸上贴黑树,还可以在黑纸上贴白树,谁愿意来试试?
2.幼儿集体尝试拼画,教师提出操作要点。
师:接下来我们都来试着在黑纸上拼一幅画,拼的时候,要想清楚你要贴什么颜色的树冠和树干,用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小图形装饰,装饰图形怎么放。
(评析:本环节给幼儿以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幼儿把抽象的视觉经验内化为具体的行动。在这一环节教师提供了与欣赏范例相反颜色的底版和图形,让幼儿在逆向思维的操作中再次理解黑白互衬的规律。)
三、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教师提出制作要求。
师:接下来我们要用黑白间隔的方法来贴一片树林,白纸上贴黑树,黑树上装饰白花纹;黑纸上贴白树,白树上装饰黑花纹。装饰的花纹要一个跟着一个排队。
2.幼儿运用黑白互衬的方法拼贴大树并装饰。
(评析:幼儿自主创作的过程,是一个美术活动最容易出现问题的时候,也是最能体现幼儿对操作要求掌握程度的部分。教师在这一环节的材料准备上下了不少功夫,特别是装饰图形的准备,以白底黑树为例:有大、中、小三种图形,其中大、中是白色,小是黑色。幼儿在操作时不管怎样组合都能体现黑白效果。一般想让幼儿的操作越简便,老师的准备就得越细致。)
四、展示作品,相互评价。
师:你做了一棵什么树?用了什么图形?怎样装饰花纹的?
(评析:评价环节是不可或缺的,幼儿在这个环节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创作过程,并在同伴和老师的肯定中获得自信。)
活动反思
本次用图形拼贴的方法来表现黑白装饰的效果不失为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尝试,幼儿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很好地完成了黑白装饰画的造型、构图及创作。
1.活动内容的选择生活化,趣味性强,有利于幼儿积极参与、发挥创意。
用拼贴黑白块面的方法来表现黑白装饰,巧妙地弥补了中班幼儿由于技能不足而无法完美表达黑白块面装饰的不足。相对来说,手工拼贴的方法要比用水笔画来的简单,对幼儿手部肌肉协调性的要求相对低,幼儿在自己能够胜任的活动中更能发挥独特的创意。
2.简单的材料,不简单的准备方式,才能让幼儿创作出合理而丰富的作品。
我们准备了两组操作材料,一组是白底黑树,另一组是黑底白树。由于是用黑白互衬的方法来创作,所以给幼儿准备的装饰图形要有大有小,有黑有白。为了保证同一组的幼儿在随意搭配中体现黑白互衬,而不出现黑的图形上还贴黑的,小的黑图形上贴大的白图形这类错误的搭配,我们反反复复将材料准备了一次又一次,无数次的随意拿图形进行搭配,最终以最合理、出现搭配失调概率最小的搭配方式呈现给幼儿。
3.自主评价,充分想象,才能保持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热情。
我们要从多种角度去看待幼儿的美术活动,采用个性化的评价方法,大力表扬幼儿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在本次活动中,我鼓励幼儿自我评价,他们都很有创意,给黑白树起了很多有趣的名字:爱心树,圣诞树……还给大家介绍了自己独特的装饰方法。通过评价,幼儿的美术兴趣得到正面强化;通过评价,幼儿的审美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展现;通过评价,幼儿的美术表现力在共享中获得相互进步。
画树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在一定的范围内用纸团印画装饰树叶。
2、尝试选择不同的颜色在指定范围内印画。
活动准备:
1、事先搓好的纸团若干。
2、水粉颜料3盘(红、黄、蓝),篓子若干,抹布若干。
3、画有大树轮廓的纸张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师:冬天来了,小朋友们都穿上了厚厚的、漂亮的衣服,可是,你们看(出示大树图片)大树妈妈没有漂亮的衣服穿,她很伤心。你们想帮助大树妈妈做衣服吗?
二、示范和讲解:
1、(出示颜料)你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给大树做衣服?除了颜料,还有一样神奇的工具呢,看!(出示纸团)问:这是什么?(纸团)今天我们就要用纸团和颜料来给大树做衣服。
2、请小朋友看好了(边念儿歌边示范)“拿起小纸团,轻轻蘸一蘸,放到树冠上,轻轻点一点,收起小纸团,放在盘边上。”漂亮吗?还可以换一种颜色。教师示范两种颜色印染的方法。
3、谁也想来试一试?(请个别幼儿示范印其他的颜色,在幼儿印染过程中,教师对其进行指导。)这下大树穿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更漂亮了。
三、幼儿操作活动,教师个别指导:
小朋友们刚才都看得很仔细,现在请你们每个人都去试一试吧!印画的时候注意颜料轻轻的蘸,千万别弄到身上哦。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作品:
1、大树妈妈都穿上了漂亮的花衣服,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谁帮大树妈妈穿的新衣服最漂亮?(幼儿相互欣赏作品,自由说说哪棵树最漂亮?)
2、评价时重点表扬画面整洁、用色多的幼儿。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 5的分成教案5篇
★ 交流教案5篇
★ 贝壳教案5篇
★ 爱教案5篇
★ 蛇教案5篇
★ 科学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