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溜溜 >工作计划

科学教案模板5篇

教师撰写教案的目的是用于课堂教学,优秀的教案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质量得到提升,下面是公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科学教案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科学教案模板5篇

科学教案篇1

(一)初步感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里有许多树叶和花,请你们来看一看、玩一玩,让幼儿初步感知。

幼儿有的拿着树叶玩耍,有的围着仙人球看,最吸引幼儿的是仙客来和灯笼花这两种特殊的花卉,孩子们围着它们讨论着。

2、在幼儿玩耍过程中,教师个别提问幼儿:你手中的树叶它像谁?

幼儿纷纷拿着手中的树叶,有的说像小船;有的说像弯弯的月亮;有的说像花瓣;有的说像圆形、椭圆形;有的像扇子等等。

(二)扩散思维活动:

1、教师提问:你玩的树叶像什么?这里的花有的像什么?

孩子们想象力丰富,有的说像牙签;有的说像缝衣服用的针;有的说像刺猬身上的小刺;有的说像大头针;有的说像心、扇子、小手等。幼儿扩展思维,展开想象,幼儿争抢着说出自己看到的花,有的说菊花像头发;有的说荷花像彩色的灯坠……。

2、教师发散幼儿想象还见过的树叶或花像什么物品?

幼儿说有的树叶像小船、月亮、箭、胡萝卜、圆形等等。

幼儿说出了有的花像美丽的蝴蝶;有的说像发卡;有的说像衣服上蝴蝶结、鸡冠、喇叭、太阳等。

引导幼儿活跃思维,发现两种物体的相似之处。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幼儿的创新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三) 创新想象和操作活动:

1、出示鸡冠花、梧桐树叶、郁金香、小手、酒杯、公鸡头等的图片。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发现两种物体的相似之处,发挥想象空间,找出两种相似的物体并进行粘贴。

本环节,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中班幼儿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幼儿能将两种相似的物品进行正确的对应粘贴。

(四)创新思维活动:

1、教师:人们很聪明,他们通过观察物体的某个特性或本领,做了相似的发明。出示实物雨伞、小锯、钳子让幼儿观察,让幼儿了解这些东西是根据荷叶、小树叶两边的小齿以及螃蟹的大螯能夹住东西的本领发明出来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2、教师引导幼儿开拓思维,想象出还有什么物品是根据物体的某种特性或本领发明的。

本环节要让幼儿知道是根据物体的特性发明的用品或工具。

3、教师: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做小小发明家设计发明来方便人们的生活呢?

请幼儿自己讲一讲要设计什么样的发明,是根据什么物体的什么特性发明的。开拓幼儿的想象空间,大胆说出自己的创新想法。

4、让幼儿绘画出想要发明的物品或工具等。本环节只让幼儿用几分钟的时间简单设计出自己的构想。将自己的创新想法展示出来。

本环节让幼儿进一步开创思维,展开创新思维活动。

科学教案篇2

活动背景:

我班幼儿男孩子较多,对交通工具很感兴趣,对于圆头圆脑的轮子更是有无穷尽的探索乐趣,每次活动后,都围着我嘁嘁嚓嚓,意犹未尽。我便由此想出再让孩子对于轮子有进一步的探索。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观察、测量等操作活动,了解我们的周围世界有各种轮子。他们大小不同,所用的材料各异,但都有相同的形状,使得轮子能滚动,并能使物体移动。

2、学习测量技能,发展幼儿观察、操作能力,扩展幼儿的思路,培养幼儿探索科学的兴趣。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1、请每一个幼儿带一个轮子或有轮子的玩具。

2、教师准备有轮子和缺一个或二个轮子的玩具几个,短绳子若干条。

活动过程:

教师:“请你们把带来的轮子或玩具在桌上或地上移动,然后告诉我,是什么使你们的玩具移动的?”

幼儿:“轮子”

教师:“请你们观察一下轮子是什么,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允许幼儿互相观察玩具。

教师:“你们还可以用小绳子量量它有多长。”

教师示范用绳子量轮子的大小,讲述量的方法,允许幼儿相互测量玩具。

教师小结:“有的`轮子大,有的轮子小,它们的大小不一样。有的用塑料,有的用木头,有的用铁,有的用橡胶做的,它们做的材料都不一样,但它们的形状是相同的,都是圆形的。”

教师:“你们想过吗?为什么轮子都是圆的呢?”

“现在你们可以再玩玩,观察你的玩具,或者拿一个其他形状的东西来比较一下,有什么感觉,有什么发现,请告诉大家,为什么轮子是圆形的?”

小结:“圆形的轮子能滚动,长的、方的积木不会滚动,有轮子的玩具移动省力。”

“你们在幼儿园、家里、街上还看到过有哪些东西有轮子?”

“如果这些东西没有轮子将会怎样?轮子坏了又会怎样?”

教师:“请你们以后在街上、家里、商场里各个地方观察有轮子的车子、机器他们是怎样工作的?以后请你们再来讨论。”

活动反思:

幼儿对实验活动的兴趣比想像中要旺盛,有不足之处,就是关于“滚动”这一个词,应该给予简单的解释:圆形的东西能滚动。

科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飞机的外形特征及简单结构,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2、通过认识飞机,知道飞机分民用机和军用机。

3、让幼儿了解古代中国人对航空的贡献,知道飞机的由来。

4、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加幼儿对科技的探索性。

5、激发幼儿探索事物的兴趣,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课件:

1、认识飞机。

2、飞机的种类和用途。

3、飞机的发展史。

4、古代中国人对航空的贡献。

5:讨论、飞呀飞。

6、游戏1。

7、游戏2。

实物:一架军用机和一架民用机模型。

[活动过程]

一、出示飞机模型。

呜……我来了,翅膀抖一抖,飞上蓝天去,飞过黄河,飞过长江,转进云彩里。小朋友长大了想不想开飞机?{想}那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先来认识一下飞机。

二、介绍飞机模型

(1)打开课件:认识飞机。

卡通飞机说: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飞机的速度是最快的。好吧!现在就请你们一起来认识飞机吧!

师依次点击:1、机身。2、机翼。3、尾翼。4、起落架。5、发动机。6、驾驶室。7、机舱。8、机首。

再点击卡通飞机:飞机是由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发动机、驾驶室、机舱、机首等主要部分组成的。

(2)提出问题,加深记忆。

a、飞机主要是有那几部分组成的?(让幼儿指出并回答)

b、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结合飞机模型回答问题)

师:现在小朋友都知道了飞机的各个组成部分,我们就来做一个拼图游戏,看谁拼的快又对。

三、打开课件:游戏2。

让幼儿根据原图进行拼图,机头不动。

师:小朋友都很喜欢飞机,哪你都见过什么样的飞机?{让幼儿自由回答}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飞机的种类有哪些?

四、打开课件:飞机的种类和用途。

卡通飞机:飞机有民用机和军用机两种,载送旅客或装货物用的是民用机,战争用的是军用机。

a、点击大客机,依次出现七架不同型号的客机,点击每一架可放大。

b、点击战斗机(同上)。

c、出示两种飞机模型,让幼儿观看并说出主要不同点。

师:聪明的孩子爱动脑,好玩的游戏等你来。

五、打开课件:游戏1。

小朋友,你们都认识了民用机和军用机。现在就来分一分吧。

师:小朋友认识了这么多漂亮、壮观的飞机,真了不起,那发明创造飞机的人就更伟大了。老师今天就来看看飞机是如何发明的?

六、打开课件:飞机的发展史。

老师让幼儿连着把几个图片看完后简单总结一下飞机的发展:

1、学鸟飞

2、做木鸟。

3、热气球升空。

4、蒸汽飞艇飞行。

5、单翼滑翔机。

6、莱特兄弟的飞行者。

7、中国人的第一架飞机。

师:在我国很久很久以前的古代,人们看到小鸟在蓝天自由自在地飞翔,就动脑动手做了很多能飞起来的东西。

七、打开课件:中国古代对航空的贡献。

老师一张一张地给幼儿做简单的介绍。

师:看到古代人对航空的伟大贡献,小欣欣和她的一群动物朋友着急了,小朋友请看。

八、打开件:讨论飞呀飞。

让大家动脑想一想,他们怎样才能飞上天。师最后作总结。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飞上天空呀!好!现在开起你的小飞机,起飞了!大家一起说儿歌:翅膀抖一抖,飞上蓝天去,飞过……。到院子里做游戏:《飞机起飞》结束。

科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发现和学习风的特征。

2、激发幼儿以科学活动的兴趣。

3、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和探索的欲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各种可以填充气体的玩具、一盆水、吸管、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 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1、请幼儿观察教材p11页的图,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玩的是什么玩具,我们班的小朋友有没有玩过?

2、请玩过的小朋友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玩的?

3、请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图中的玩具可以这样玩?

二、指导幼儿做实验

1、刚才我们一起看了书上的图,现在我要请小朋友回答老师的一些问题,但是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来做几个实验。

2、下面我要请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第一个实验。

3、让幼儿自操作,教师指导。

三、活动小结

1、教师请幼儿说一说自己在实验中发现了什么?并边演示边进行说明。

2、教师对幼儿的表述进行小结,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回家后在自己家里找一找,看一看用哪能些东西可以找到空气。

活动反思:

风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到的一种自然现象,虽然每天都能遇到,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最熟悉的陌生事物。上这节教育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了解关于风这一自然现象的一些简单常识。我最大限度的调动自然资源,选择生活中可利用的实物进行了此堂课,让幼儿可以亲身感受到风,只有让幼儿亲自感受到风的存在,才可以体会到单凭口说理解不了的知识。

科学教案篇5

课 题

科学:有趣的弹弓

设计者

执教者

日期

班 级

大三班

修改者

教材

幼儿发展分析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探索类的科学活动。弹弓是我们一种传统的游戏玩具,主要由皮筋和把手组成,而把手一般呈“丫“字形,威力视乎皮筋的拉力,皮筋拉力越大,弹弓的威力也越大,而且拉弹弓的角度不同,物体运动的结果也不同。

幼儿基础分析:

现在的`孩子们离弹弓这样的传统玩具已经很远了,孩子们大多都是在电脑上玩过弹弓游戏,但是鲜少有小朋友在实际生活中玩过这样的玩具,也不知道弹弓会有这么多可以探究的小秘密。

教学目标

1.在弹射游戏中感受弹力的大小、角度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2.能勇于尝试弹射的方法,积极探索弹射角度,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重 点

难 点

重难点:在弹射游戏中感受弹力的大小、角度和物体运动的关系。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自制弹弓,一个绒布小玩具

地上贴有不同距离的线条,有高度的架子1个,ppt

教学过程

活动版块

活动内容与呈现方式

预设与生成

设计意图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ppt1:这是谁呀?上面还有什么?你玩过这个游戏吗?

过渡:这个游戏好多小朋友都是在电脑里玩的,可是多玩电子游戏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我们要多玩真实的游戏。

预设:愤怒的小鸟

是弹弓。

二、探索实践,

1.出示弹弓:弹弓上的什么能把东西弹出去呢?

为什么橡皮筋能把东西弹出去?

小结:橡皮筋有弹性,拉紧橡皮筋就能产生弹力,可以把东西弹出去。

2.第一次操作:探索把玩具弹射出去的方法。

(1)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把绒布玩具弹出去的?

(2)纠错:谁有问题?(请错误的幼儿示范)他的问题出在哪里?

小结:我们要用皮筋把绒布玩具包住,一手扶好小椅子,一手捏住玩具往后一拉,一松,玩具就弹出去了。

3.第二次操作:探索尝试让玩具弹得远一些。

提问:刚才你的玩具弹得有多远?

请两名幼儿对比试验:谁弹得远?为什么?

小结:当我们把橡皮筋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大,玩具就会弹得越远。

4.第三次操作:探索将玩具弹得又高又远的方法与角度。

小结:橡皮筋不仅要拉长,而且还要往下斜一点的角度,我们的玩具会弹得又远又高。

预设:橡皮筋

因为橡皮筋可以变得长长的。

回应:把橡皮筋拉住,橡皮筋会变得长长的,手一缩呢?

请一名幼儿边说边操作。

预设:到红线、蓝线

预设:他的皮筋拉得长,所以弹得远。

三、与生活相联系,感知其原理与用途:

人们充分利用这个原理,并在生活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运用,边打开ppt边讲述:运动员射箭、蹦床、弹力球、儿童蹦床、淘气包等。

四、留下悬念,延伸兴趣:

如果给你更多的橡皮筋会怎样呢?为什么?

活动反思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活动空气教案5篇

神奇的纸科学教案5篇

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5篇

油和水大班科学教案参考5篇

关于水的科学教案优质5篇

大班科学沉与浮教案5篇

中班科学有趣的蛋教案5篇

关于水的科学教案参考5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冰》教案优质5篇

中班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5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4810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