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是我们对这部电影的真实感受和情感表达,通过观后感,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表达对电影的赞赏和批评,公文溜溜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人民网的观后感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人民网的观后感篇1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__周年、红军长征胜利__周年的历史节点上,从7月24日开始,一场“红色基因代代传·长征精神永放光”20__年暑期大学生遵义实践活动,在遵义这个“红色圣地”上展开。
活动由团中央主办,团中央学校部、团贵州省委员会、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贵州省学生联合会联合承办。整个活动分为几个板块:“青春·遇见贵州”全国大学生走进贵州旅游宣传活动、前期线上“红色记忆芯片”微信作品征集活动、线下“寻长征足迹·树坚定信念”实践活动、大学生国情观察团“红色文化”遵义走访活动和“会师遵义城·重走长征路”等。
在“青春·遇见贵州”全国大学生贵州旅游宣传推介活动上,24日晚,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名大学生被聘为“贵州旅游宣传志愿者”。这意味着,他们可凭借颁发的“贵州旅游宣传志愿者”聘书,在活动结束后的随后3天免费游览遵义境内主要旅游景点,并对贵州旅游文化发展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25日上午,全国50所高校的青年学子会师遵义城,先后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红军街;随后,队伍前往遵义红军山烈士陵园广场举行祭奠活动。当天下午,队伍前往苟坝会议陈列馆、苟坝会议会址等地进行参观。
在已经参加过7次与“红色”有关的活动、来自井冈山大学的大二学生艾雨池看来,遵义红色景区的发展,不但记录了历史留下的红色记忆,更把这种红色精神融入到了现代生活中。她认为“红色基因代代传”,要拿理论与精神去作为主导,再辅之以社会实践,比如红色采风活动、情景模拟等。
贵州民族大学的大三学生陈晓晓认为,“红色基因代代传”就是先辈吃苦耐劳、不折不挠的革命精神的传承。她所在的贵州民族大学赴遵义红色记忆调研服务队,在本次活动中被评为“优秀实践团队”,成为240余支申报团队中脱颖而出的10支之一。
一个星期之前,另外20名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的学生,作为国情观察团成员,率先来到遵义市的几个区县。他们在正安县、习水县等地,进行基层共青团建设、生态文明、扶贫攻坚以及留守儿童关爱等主题的社会调研。
第一次参加类似活动,北京邮电大学大一的赵雅芳和小组成员4个人,3天走访了5所小学,参观了三关爱工程的陈列馆,也实地走进了大山之中的留守儿童家里。在赵雅芳看来,这次活动拉近了她与现实社会的距离。
人民网的观后感篇2
今天有幸和全国的大学生共同学习了一堂特殊时期、特殊主题、特殊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的4名教授,深刻的诠释了什么是一堂深入人心的思想政治课。
如果说在这场疫情中我们缺失了信仰,缺少了方向,那这几位老师就是带着我们一起去寻找我们的信仰,寻找我们的方向。从哪里去寻找?从历史中去寻找,从中国的历史中去寻找,从历史中的中国去寻找。如何从历史中去寻找答案?我们要知道我们从何而来,我们是这个自然中的一份子,这就要求我们要敬畏自然,这场疫情反映了人类的陋习,反映了人类的对于自然的不尊重。早已强调过我们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但是这样的前提是我们要尊重自然。而中国是一个多难兴邦的国家,就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就先后经历了唐山大地震,03非典,汶川地震等等大灾难,我们国家以众志成城的勇气一个个的面对并解决。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不论面对多大的磨难,都压不垮她挺拔的脊梁。从1998年抗洪抢险,几十万官兵和百万民众同洪水展开殊死搏斗,形成了伟大抗洪精神;到2003年非典疫情蔓延,党和政府带领全国人民群防群控、共克时艰;再到汶川地震撕裂大地,全国人民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等等。中国人民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的精神始终鼓舞着全国人民的士气。
风雨压不垮,磨难中开花。这次新冠 肺炎疫情虽来势汹汹,但挡不住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毕竟,中国人民在近代以来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磨难,付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进行了太多太多的拼搏。如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在疫情防控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已经充分爆发出来,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共克时艰,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疫”路上定会开出胜利的花朵。
人民网的观后感篇3
这次思政课使我体会颇深,岁月静好的背后,总有无数人在负重前行。中华民族是一个历经磨难的民族,是一个在苦难中成长起来的民族,但在这些磨难的背后我们总会找到希望的曙光。
心有大我,肩有大任。“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青年者,更有青云之志,作为中华精神的青年们,正在崛起着!有人将改革开放称为数千年未有之大変革。如今,面临新一个“数百年未有之変局”,所有人的目光一同交织在了青年人的身上,作为时代的奋斗者,青年无疑占据着的优势,有资源、有思想、有心底汹涌不止的热血,有冲破天际势不可的勇气,热血如斯,抱负如斯,何以惧山海之远?
在疫情水患面前,作为新时代青年的我们,绝不退缩!周国平有言:“无所投入可悲,无所坚守可叹。”青年人更应扬帆远航,40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年已然愈加自信,愈加有能力做时代的'肩负者,中国青年,不论是在中国的舞台,还是在世界的舞台,都有了光芒乍现的一刻。从一开始的懵懂无知,到如今的“世界范”青年,道阻且长,但每一个青年,都会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努力做好中国青年的新标签,新风范。生逢其时,也应重任在肩。
我们作为新青年,作为中国薪火的,终将在新时代背景下乘破浪、浩荡里。薪火相传,力不知火尽。青年有梦,应肆意追逐!
人民网的观后感篇4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繁荣强盛的年代,祖国张开温暖的怀抱拥住我们,历经了众多灾难和苦楚,但祖国还是顽强的站起来了。
建党节这一天的早晨,我们学校正举行着庄严的升旗仪式,鲜艳的花朵在阳光下幸福的微笑。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朝阳正冉冉升起,我们唱着国歌,仰望着国旗,心里陪感温暖,眼前倏忽间浮现那一幅幅动人的画卷。
从教室传来阵阵朗朗的读书声:“我爱祖国大地,我爱家乡农田,我爱亲爱的老师,我爱我们校园……”同学们手中捧着免费的义务教育课本正在唱出心中的理想,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也仿佛走在了大街上,各大超市商品琳琅满目,还有无数的各种商店,一片繁荣景象,一排排路灯,一串串红灯笼。你看,有一家大型商场正在搞促销呢。服务员微笑着向一个老奶奶推介商品;还有一对恋人正在商量着买什么嫁妆……
我们又来到了菜场,真的与以往大不相同了,一年四季什么蔬菜都有,保你挑花了眼。有用嗽叭喊的,还有站在高处叫卖的,一片人声鼎沸。
我们又回到了家中,彩电,冰箱,洗衣机、电动车,电热水器,太阳能,电饭锅各式电器一应俱全,人们的生活真的一天比一天好。村里有一群老人,还每天晚上学跳舞呢!原来,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啊!
红旗在阳光下自由的飘扬,我们在阳光下快乐地成长。每一次升旗,总会让我们遐想,没有先辈们的热血挥洒,哪有我们的.幸福安康?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哪有祖国的繁荣富强?
我爱祖国,感谢祖国和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和平的时代。
人民网的观后感篇5
今天,我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令我受益匪浅,刻骨铭心。无数的“追光者”们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做出无怨无悔的选择。他们把对人民的爱,对祖国的爱放在心底,用一个个鲜红而又坚定的手印,表达着火热的担当与承诺;他们用最爱的身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
生于种花家,何其荣幸?中国战“疫”,凝聚中国力量,彰显大国担当。这力量与担当体现在举国上下一心,不遗余力调配各类资源,力争做到应收尽收、不漏一人;体现在基层社区严防死守,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不留死角;体现在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接连建成,超级速度,超级震撼;体现在战“疫”一线屡屡上演“最美逆行”,汇聚中国力量,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越是苦难越自律,越是艰险越向前。一场重大疫情,也是一场人生大课。
通过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的学习后,我获益匪浅、感触良多。首先我们要保持坚强的斗争意识。战胜疫情是一场攻坚战,我们有强大的国家、一流的专家团队以及成千上万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我们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战胜疫情指日可待!其次我们要有过硬的本领去抗击疫情。打铁还需自身硬,战胜疫情的关键在于我们的药物研制。现如今中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场疫情也客观的展现出了中国能力、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最后,我们要拥有必胜的斗争信心、凝聚起我们的民族力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每一次灾难面前都展示出了中国人独有的团结互助,灾难面前全国人民同心协力,凝聚起了民族力量,也正是这种力量支撑起我们的防控事业,带领我们走向成功。疫情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无非是奋斗在前线的英雄们替我们扛下了这些苦难。我们坚信我们终将战胜疫情,迎来下一个春暖花开。
我们要科学理性有思想,我们要珍惜生命爱自然,我们要胸怀信仰敢担当,我们要正确防控保健康……让我们一起为大写的青春描绘一个大写的梦想,努力做胸有大志、心有大我、肩怀大任、行有大德的新时代有为青年!
只要我们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一定能够度过疫情肆虐的寒冬,迎来欣欣向荣的新春。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