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是一种习惯,只有坚持每天练习,才能让我们的文字更加生动与有力,在作文中巧妙运用对比,可以突出,增强文章的层次感与深度,下面是公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文化传承作文最新7篇,感谢您的参阅。
文化传承作文篇1
“不到长城非好汉”,冲着这句话,我也得去长城看看。
怀揣着无比的崇敬与满怀的憧憬之情,我来到了八达岭长城。极目远眺,满眼苍劲的浓绿。连绵不断的山峦一望无际,高低起伏,一直绵延到远方。万里长城犹如从天而降的苍龙,盘曲在郁郁葱葱的重峦叠嶂间。看不到头,也望不到尾。我不禁为它的雄伟潇洒,庄严矫健而赞叹。
刚踏上长城的第一步,我便感到了长城的坚固与力量,虽有些起伏不平,却不失庄严与气势。这让我很是惊讶,是什么使它拥有如此的魅力?
据记载,当年秦始皇召集近百万的劳动力,耗时近百年才得以完成此长城。那个时代,还没有先进的器械或工具,全凭这批被奴役、被压迫的人们用手一块一块地把砖砌城墙!心中不由得升起一阵悲悯之情。这工程之浩大,时间之长久,施工之艰巨实在是让人折服啊!
我轻轻地抚摸着墙面,一阵清凉滑过指尖——那是威严与庄重的象征。墙面由深青色的砖块整齐排列,没有一丝空隙。驻足,凝望,眼前的城墙渐渐消失不见……
一个身穿官服的官员,手里拿着结实粗壮的皮鞭,大声叫嚷着。数以万计的青壮年无一不是弯着腰,拼尽全力地干活。那官员,毫不留情地抽打着稍有的怠慢的人。而那些壮年们早已是伤痕累累,血迹斑斑。忽然,一个个子矮小的青年倒了下去,再也没能爬起来。周围的人早已见怪不怪,也许,对他们来说,这也是一种解脱。
经过漫长的岁月,长城终于完工。但虎视眈眈的匈奴开始进攻中原。面对匈奴气势汹汹的进攻,士兵们没有惧怕,而是众志成城,团结一心,利用长城独特的地理优势,共同抵御外敌的侵略……
我凝望着斑驳的墙面,心中百感交集。
继续向上走,腿已是酸痛不已。我倚靠在城墙上,揩去额角的汗水。城墙两边长满了郁郁苍苍的绿树,它们犹如守边的士兵,挺直了身板,枝枝叶叶靠紧团结,仿佛在守卫着城墙,守卫着国家——纵使脚下是望不见底的深谷。
我振作精神,再次向山顶进发。山风轻抚过我的脸庞,轻柔而温和,给予我力量。
山巅近在眼前,蓦然回首,我已走过了漫漫的长城。
身后密密麻麻的人群还在不断地攀登着,向着他们所向往的顶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长城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力量,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它见证了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它不仅仅只是文化与艺术的传承,更是民族精神的传承!
文化传承作文篇2
周末晚上,我拿着电视遥控器心不在焉地换台。忽然,一个节目引起了我的注意:成语大赛。可没想到,这个节目竟让我大跌眼镜。
成语大赛所涉及的题目并不难,无非就是小学时就学过的一些成语,可台下的人们却居然被难倒了。这不,上来了一位风度翩翩的年轻人,成语是对答如流,但一说到意思就犯了难,结结巴巴地回答不上来。又上来一位中年妇女,她说的全是网络上的流行词语,根本就不是什么成语。又不一会儿,上来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一听还是位教授,我满心期待他能拿高分。果不然,他竟拿下了所有高难度题目。不幸的是,这位“高手”居然被一个“杯水车薪”成语给难住了。最后上来的是一位小伙子,成语掌握的还不错,但一写就不会了。我不禁苦笑:难道中国人连自己母语的掌握程度竟如此之差?
很多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汉字都已经过时了,现在重要的是科技,电脑、录音、网上聊天多的是,根本用不着写字了。可是,科技也是属于文化的。没有文化作载体,科技又怎么得到发展。更何况没有中国文化,不仅中国古代的科技成果难以传承下来,那些外国的所谓先进科技又怎么能传到我们的手下?同样,人们还一心盼望着科技进步,更盼望着早日实现中国的“世界一流科技强国”梦。但像上面出现的那一幕,难道不叫我们感到羞愧和深思吗?
许多人不了解文化的意义和作用,于是便出现了前面几种人:年轻人是知陋寡闻,只了解表面,不能理解实质的人;中年妇女是沉迷在现在,把流行词语和成语给弄混淆;老教授是博学多识,但却缺少复习没有进步的人;还有——只了解一点便足够而忘乎所以的人。这些人,都是不了解文化,特别是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人。
很多人想干大事,但连最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也不甚了解,不努力掌握。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中国文化!做实实在在的中国人!
文化传承作文篇3
康熙曾给武夷精舍赐一块匾额,上书“学达性天”。从事朱子文化研究已有26载的朱杰人认为,这四个字把朱子一生最重要的贡献写出来了,意思是朱子的学问达到了人性和宇宙的本源,为一度被边缘化的儒学补上了宇宙论和心性论的缺口。
陈来指出,朱熹论道德的思想有许多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如朱熹关于理性与欲望、道理原则与个人私欲关系的看法。朱熹阐发了古代“道心唯做,人心唯危”的思想,认为“人心”与生俱来。但如果“无所主宰,留而忘返”,社会就会“危”。要使人心不致危害社会,就应该用“道心”主宰“人心”。朱熹认为道心的特点是公,即反映了社会公共的道德法则。
“朱熹在那个时代,还没有从加强法制以约束人的行为来考虑,所以朱熹的'方法是完全诉诸道德,这是理学的局限性,但突出道德意识的重要性还是难能可贵的。”陈来说。
朱熹和理学还提出“天理”和“人欲”的问题。朱熹认为,欲望应当受道德原则的制约。“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就是坚持道德不能建立在欲望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理性主宰、责任意识、美德培养之上,主张用反映社会共同要求的道德原则来克服违背公共道德的私欲,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化为人体的内在自觉。”陈来指出,这在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在理性和欲望的关系方面,朱熹对有些问题的处理并不完满,他比较忽视欲望和生命力的满足,未能重视理性和欲望也有统一的一面。”陈来说,整体而言,朱熹的思想对封建时代的精神文明和民族精神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文化传承作文篇4
当时间的沙漏漏下最后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才会如此灿烂;当贝壳的泪痕划过最后一瞬,珍珠的色彩也会如此耀眼。当六年的养分在体内积累,毛竹的生机也会如此蓬勃。
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终诞生了华夏女儿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说的那个歌星的经历,正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形成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可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了。对于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几乎全都置于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到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著名学者马寅初不就是吗?他积极提倡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多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们传统的中化文化不能丢!因此,我们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否会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须靠我们用行动来回答。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共同保护,共同继承的使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未来!忆往昔,若不是司马迁的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的鸿篇警后人,若不是李时珍的跋山涉水,怎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万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人泪?看今昔,是谁苦心钻研十余载,终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他们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坚定,他们是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于继承和传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这般坚定,这般执着。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点亮一片星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片绿叶,但能点缀整个春天;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若驾一叶扁舟,但仍能惊动一片大海。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文化传承作文篇5
人们都说:“书是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因此,我寒假这段时间里,我读了好几本书。其中有一本书是《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看完这本书后,我真是受益匪浅。
这本书有很多版本,我读的是高中生读本。在书的第一页我就看见了这样几句话:“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全世界各种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而没有中断的文明无论是哲学、历史、科学技术、军事、政治、经济、、医学、农学等各个学科都有丰富的保障”从这几句话中我体会到了我们中国原来有这么长久的历史,并且有很深远的.文化保障。不仅是这些文化保障,中华民族还有四个鲜明的特点:一、延续性,在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文化与文明中,唯有中华文化表现出最顽强的生命延续力。二、理论性。三、民族性。四、包容性。正是这四个鲜明的特点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中华文化我们要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我们必须做到这些传统礼仪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孩子。
书中还有许多英雄故事。比如:岳飞和他母亲很爱国,母亲让岳飞去保护祖国,可是岳飞却被奸臣所害。这个故事很动人,所以他一直流传在民间。这个故事多么鲜明地体现出岳飞和母亲的爱国之情啊!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这种爱国精神才能保护祖国不被收到伤害。我们不仅要用自己的想法去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还要用科学去对待传统文化。我们的先人曾经留下了许多宝贵的优秀精神传统。我们要学习这种优秀传统。
读完这本书后我真正懂得了我们要文明待人,尊重师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做个优秀的中华文化的传承人。
文化传承作文篇6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失否定自身传统礼仪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礼仪是过时的,有害的。而传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文化传承作文篇7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据说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纪念活动有很多,包括有如赛龙舟、挂艾叶、吃粽子等,但在我的记忆里端午节就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因为每年我都会在端午节那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农村陪爷爷奶奶过节。
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在我眼里包粽子可不是容易的事,每当看到大人们包得那么轻松好看,我总想亲手去试试,不过除了笨手笨脚外,造型总是很奇怪很难看,但那份开心劲是写在了我脸上的。前几天我陪妈妈在白沙公园散步,发现河边有好几位爷爷奶奶在采摘粽叶,我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每年端午节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件必做的事-----摘西瓜。
端午节正是西瓜成熟的季节,在离爷爷家不远处就有大片的西瓜地,每年的端午假期我都要到大棚内亲手采摘要么黄肉要么红肉的西瓜,虽然棚内十分酷热,汗水直流,但一见到满地打滚的新鲜西瓜就什么也顾不上了,所以,我把“摘西瓜”也当成了属于我自己的端午节活动。
爸爸曾告诉我一件事,“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韩国人也过端午节,不过他们抢先把端午节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了,这让我们中国人多少有些难过,这说明了我们不仅要传承文化遗产还要有保护的意识。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