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溜溜 >心得体会

巜英雄儿女纪录片心得体会8篇

写心得体会的时候小伙伴们一定要保持内心冷静,我们一般会在某一件事上有了深刻的心得体会,下面是公文溜溜小编为您分享的巜英雄儿女纪录片心得体会8篇,感谢您的参阅。

巜英雄儿女纪录片心得体会8篇

巜英雄儿女纪录片心得体会篇1

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把多年积淀的情感,落实到实际行动,开始着手宣传抗美援朝,讴歌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我重新学习和认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军威,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英雄战歌,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30多万名英雄功臣和近6000个功臣集体。他们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无愧于“最可爱的人”的光荣称号。

有了这种认知和定位,我开始了解我居住的社区周边有关抗美援朝方面的讯息。在一起登山的朋友得知,磨盘山有大连凌水烈士陵园,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8月15日,我登上了磨盘山,寻找到了烈士陵园,进行了瞻仰。凌水烈士陵园,向世人展示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内容的浮雕及碑文,安葬78名大连参加抗美援朝牺牲的烈士遗骨,青山松柏,鲜花簇簇,抚慰烈士的英灵。随之我写了一篇散文《瞻仰凌水烈士陵园》,并制作了美篇,以充分表达对英雄烈士们的崇高的敬意!8月29日,我再登磨盘山,再次拜谒凌水烈士陵园,重新拍照和撰文,写了一个专访《磨盘山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重点突出抗美援朝战争的战役,英雄人物和相关资料,以及由抗美援朝战争衍生的经典歌曲和影像作品,同样制作了美篇。两个美篇图文并茂,配上经典歌曲《英雄战歌》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激昂慷慨的旋律中,激荡人心,涌起情感上的波澜,久久不能平静。

时光流逝,精神永存。年已70岁的我,越发激起对70年前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情感。记住中国人民志愿军舍生忘死的家国情怀,再次致敬最可爱的人!

巜英雄儿女纪录片心得体会篇2

在沈阳市北部,鸭绿江畔的西边,坐落着一座松柏掩映着的 陵园——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这座陵园建于1951年&月,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是省级 文物保护单位。它以安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中国人民志 愿军英雄而闻名中外。

陵园以阶梯状修筑,每跨跃二十多个阶梯就登上一层平台, 平台呈八角形。陵园中心的第三层平台上,耸立着一座气势宏伟的花岗岩巨石纪念碑。碑的正面是董必武题写的“抗美援明烈士‘ 英灵永垂不朽”十二个雄浑刚劲的大字,碑的背面刻着郭沫若题

诗手迹;碑顶是一面呈飘摆状的石雕五星红旗,旗下站着一位怀 抱机枪的英勇战士的石像,碑下是方形底座。第三层平台周围是八幅浮雕:东面是巾朝人民慰问志愿军的场景;西面是英雄的志 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情景。环绕纪念碑东西北三面的 松林里安葬着位忘愿军烈士。

陵园的东侧设有烈士遗物陈列室,其中有邱少云烈士用过 的冲锋枪,孙占元烈士杀敌的轻机枪,有蔡正囤副军长牺牲时的血衣,有烈士们被授予的各种军功章、勋章和荣获的奖品、纪念 章等。珍贵的遗物,使人见物思人。

陈列室门前是几排画廊,展出了自陵园建成后在清明节和 志愿军出国纪念口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烈土家属、战友來陵园祭扫和悼念的照片,坯有部队战上、青年学生、少年儿童在墓 前宣誓的照片,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们的丰功伟绩与山河共 存,与日月同辉,先烈们将永远活在中朝人民心中。

巜英雄儿女纪录片心得体会篇3

又是一年春草绿,又是一年清明时。此刻,我们来追忆6位志愿军烈士,周少武,侯永信,冉绪碧,陈曾吉,许玉忠,方洪有。

去年,有关部门在599位归国志愿军烈士的上千件遗物中,以24枚刻有个人名字的印章为线索,通过查找档案,发动社会力量,进行dna检测等方式,最终确认了这6位烈士的身份,得以让他们在阔别半个多世纪后,与家人“团聚”。

只是,时光,已经过去70年。他们牺牲时,没有一个人留下后代,他们的生前事,已经知者寥寥,在家中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晚辈的讲述中,那些模糊的记忆碎片,很难拼出一个个完整鲜活的人生。

所以,这里记录下的故事,不离奇,不曲折,或许,也不生动。但我们还是想如实地呈现给读者,因为,这6位烈士的身后,还有那些即使回到祖国怀抱却仍没有找到家人的593位无名英烈,以及那些至今仍长眠在异国他乡的烈骨忠魂。这些几经转述的“碎片”,不仅仅是一个个家族的记忆,更是一次穿越时光的回望,可以帮我们勾勒出那段烽火岁月在一代热血青年身上烙下的时代印记,让我们感悟他们在“舍与得”抉择中映照出的家国情怀。

“煌煌烈士尽忠臣,不灭光辉不朽身”。谨以此文,致敬那些在异国他乡为国捐躯的志愿军烈士。

巜英雄儿女纪录片心得体会篇4

今天,我和同学们参加了由铁东区教委组织的到丹东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早上5点30分,我们乘坐大客车准时由学校出发,经过了3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位于鸭绿江边的丹东市。一下车,我就被这个美丽的城市深深地吸引住了。首先,我们坐船游览鸭绿江美景。当我坐上游船,心中便有了一种感觉,美丽的鸭绿江像一条长长的纽带,把两个国家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而我又为我们祖国的美丽和强大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之后,我们又登了虎山长城。

到了中午,我们简单的吃了自带的食品后,来到了英华山上,参观了抗美援朝纪念塔和抗美援朝纪念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高53米的抗美援朝纪念塔,正面有1991年9月20日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塔”7个字,顺着有1014块花岗岩组成的台阶,我们来到了抗美援朝纪念馆,全馆占地20万平方米,馆藏文物1.2万件。

在这里,我们看到邱少云、黄继光等烈士的英雄事迹以及中朝两国领导人互通的信件。我们通过高科技的影视设备和灯光照明等方式,仿佛置身于上甘岭的那场惊天动地的战争,看到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身上燃起了烈火,仍忍着剧痛一动不动,最后壮烈牺牲。我的心中充满了对他的敬佩。特别是在全景馆内看到的《清川江畔围歼战》图时,我深深地被志愿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感动。

从馆内走出来,我的脑海中还不时地浮现出那个战火纷飞的战场。回来的路上,回想在游船上看到朝鲜那边贫穷景象以及祖国壮丽的美景,我的心中有一种自豪感,我为我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向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英雄们致敬!

巜英雄儿女纪录片心得体会篇5

二0二0年十月迎来一个重要的纪念日,即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七十周年。一九五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将战火燃烧到鸭绿江边,开国领袖毛主席一声令下,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国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战胜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在环境恶劣、条件艰难,敌人强大,我军弱小的情况下,我军以中国特有的近战、夜战、运动战、枪林弹雨的战场,勇敢穿梭,让敌人惊恐万分。在重要的战役打出了万岁军38军。

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之所以取得军事胜利,其主要原因就是以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为主导的政治工作所产生的精神力量,政治优势成为我军致胜的战略优势。无数先烈、革命前辈们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贡献,英雄事迹可歌可泣。

与许许多多的革命前辈相同,我的父亲母亲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也参加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保卫和平,抗击敌人,我为他她们感到骄傲和自豪!永远怀念他她们!

抗美援朝志愿军取得的伟大战果震惊了全世界!抗美援朝是中国的“立国之战”“立威之战,”打出了中国的伟大地位和尊严,表明了已经强大的起来的新中国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个国家对他进行欺负。

对于新中国来说,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必将永彪史册,万古流芳!打败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狂妄。充分表明,中国人民是不畏强暴的,有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勇气,中华民族这种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是我们民族之魂。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的中国人民使之更加发扬光大。我们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七十周年,就是要大力学习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继续发扬全国人民和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表现出来的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要立足于世界之林,更要有这种大畏的爱国气节和英雄气概

巜英雄儿女纪录片心得体会篇6

抗美援朝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打败了美国侵略者。在抗美援朝中,中国涌现出了许多许多的英雄,他们的感人事迹至今还让我深深感动,其中给最令我感动的两位英雄是邱少云和黄继光。

有一天,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从5点多开始一直埋伏在“391”高地边上的草地里,等待时机发起进攻,拿下“391”高地。这时,敌人已经感觉这里不安全了,有我们的伏兵,就派飞机向周围有草的地方投下燃烧弹。这时,燃烧弹迸出的火溅在了邱少云的身上。刹那间,邱少云的身上燃起了熊熊大火,他疼痛难忍。如果他在后面的泥潭里打个滚,火立马就能被弄灭。但是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不动。为什么呢?原来邱少云知道,他如果一打滚就会引起敌人的注意从而暴露目标。他一动不动,一直到牺牲。黄昏时刻,我军冲向了“391”高地,敌人全部被歼灭。从冲锋到结束,才40多分钟。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当他们连续攻下敌人许多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的半山腰被敌人的火力压制点压制,根本就无法前进。危急情况中,黄继光请求去担任这次爆破任务,领导同意了。他勇敢地冲向了敌人的碉堡,用手榴弹炸毁了几个重要的火力压制点,可是敌人还有最后一个火力压制点,但是敌人还在顽强地抵抗着,部队前进依然特别困难。此时此刻,黄继光的身上受了七处伤,而且手榴弹也没有了,他已经没有一点战斗力了。但是,为了完成这次任务,他忍着巨痛,英勇地冲向了敌人的碉堡前,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正在扫射的机枪孔。在黄继光壮烈牺牲的精神鼓舞下,部队迅速歼灭敌军。

这两位英雄的感人事迹,令我深深感动。为了战斗的胜利,这两位英雄和他的战友们,为了祖国的和平和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那些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和平时光,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巜英雄儿女纪录片心得体会篇7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淬炼的爱国主义精神,深刻地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内化为中国人民的精神标识。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要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国才有家,国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国。古往今来,爱国主义精神深深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是激励中国人民战胜强敌、保家卫国的强大精神力量。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只要永怀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中国人民就能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要热爱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坚定实践者和伟大捍卫者,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与党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热爱中国共产党,就是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要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历史已经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我们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搞建设,凝心聚力谋发展,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热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就要牢固树立并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发扬抗美援朝的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下同心,不畏艰险,砥砺奋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巜英雄儿女纪录片心得体会篇8

烈士冉绪碧和陈曾吉的家人是幸运的,他们珍藏着烈士留下的遗物,可以睹物思人,寄托哀思。

一个木制算盘,一盏桐油灯,一个简易木制书箱,3件由家人捐赠的冉绪碧烈士的遗物,如今静静地“躺”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的展柜中。

家住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龙兴村的冉方章,是冉绪碧的侄子。“家里老人都说,如果叔叔活着,一定是家里最有文化的人。爷爷早就有交代,一定要保管好叔叔的这3件遗物。”冉方章说,听父辈讲,叔叔冉绪碧从小就展现出很高的天资和学习热情。为支持他读书,在那个节衣缩食的年代,爷爷冉启基只好让其他3个孩子辍学,全力供小儿子冉绪碧读到了五年级,并为他购置了学算数用的算盘。为了读书,冉绪碧早出晚归,每天都要跋涉四五里山路。为了让冉绪碧好好学习,冉启基还咬牙用12斤玉米换了一盏桐油灯,供冉绪碧晚上学习使用。

渐渐地,私塾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冉绪碧对知识的渴望。冉启基又用60斤玉米当学费为冉绪碧请了一位教书先生。为了便于保存学习书籍和用品,冉启基特意请木匠师傅为小儿子手工制作了一个书箱。

3件学习用品,浓缩了父亲为支持冉绪碧读书改变命运的希冀,也见证了这个乡村少年的思想启蒙。为了追寻革命理想,冉绪碧放下书箱,扛起钢枪,并奉献了自己的全部。1951年4月22日,志愿军第20军60师180团战士冉绪碧,光荣牺牲。

陈曾吉烈士留给家人的遗物,是他的一张黑白照片。照片里的小战士身着军装,手握钢枪,英姿飒爽。

1930年5月,陈曾吉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长安镇磨盘村,兄弟四人中,他排行老大。1947年,时年17岁的陈曾吉响应号召,主动报名参军。1950年,陈曾吉随部队入朝作战。那年7月,身为班长的陈曾吉在朝鲜江原道与敌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0岁。家人得知这一消息、收到陈曾吉的烈士证时,已是1955年。和烈士证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张陈曾吉的军装照片,这也是他留下来的影像。

在父辈们踊跃参军、保家卫国的感召下,陈家后代也不甘落后,陈寿山的两个儿子和陈虎山的两儿一女,也相继参军报国。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

小英雄雨心得体会模板6篇

506英雄事迹心得体会7篇

对戍边英雄心得体会7篇

英雄志心得体会参考5篇

小英雄雨心得体会优质5篇

老英雄事迹心得体会5篇

英雄志心得体会优质6篇

英雄志心得体会通用6篇

小英雄雨心得体会优秀5篇

506英雄事迹心得体会通用6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点击加载更多
    32
    c
    47142

    联系客服

    微信号:fanwen9944
    点击此处复制微信号

    客服在线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8:30~12:30 14:00~18:00

    如有疑问,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问题+截图进行提问,客服会第一时间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