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背后含义,写读后感不仅是对书中内容的总结,还可以是我们对文学作品情感和情感的表达,以下是公文溜溜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浮生六记读后感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浮生六记读后感篇1
今天看完了《浮生六记》,很是感慨。我看的版本是周公度译注的,共300多页,前一百页是译文,后面200多页是原著(由于是白话文的原因,基本几秒就过——毕竟生活在这个年代,若不是潜心研究,看白话文还真的有点吃力)ps.不过原文有个地方我觉得很好,就是虽然简短吧,但都有一个小标题,所以一眼看过去,至少知道个大概。
来一段科普:《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全书共分为六个篇章,包含了《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四篇文章。另外两篇《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据说是后人仿写。
初看第一章《闺房记乐》,已然觉得很不可思议,讲的就是沈复与其妻子陈芸的日常琐事,心里想着怎么会有如此痴情、如此趣味相投的夫妻;渐渐往下看《闲情记趣》,主要讲的是沈复与其妻子的裁花取势、园林品鉴等事情,又会觉得,怎么又会有这么悠闲,这么惬意的生活;进入到第三章《坎坷记愁》,心情一下子仿佛跌落谷底,芸娘被误解,家族生活的困扰,生活上的拮据,心想真是造化弄人,后期沈复的生活真是倍感凄凉;但同时特别感慨,尤其是诸事烦身,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时候,也少见(沈复)其怨言;就像书里所说:(沈复)几无怨天尤人之词,多是甘苦自得之语,他这份责己甚严却又如浮云漫卷的文风,使得文字记述的春花秋月显得弥足珍贵。最后一章《浪游记快》主要写的是他的游记,语言之快,仿佛跟随作者一起踏遍大好河山,从另一个角度发现不同新奇的地方。(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踏遍喜爱的地方,发现各个地方的奇特景观)
读本书的`第一感觉真的是,主人公为什么如此之闲,按照现在的生活,主人公,就是都市生活的一个普通的小白领,与妻子一起过着温饱有余,但有时候又颇见拮据的生活;及时如此,他们依旧非常讲究生活中的细节,沈复爱好花艺、摆弄景观,芸娘也陪着他一起,还“出谋划策”,可以说是非常享受生活了;
所以才会有所感慨,有所羡慕,因为现在的人,乃至社会都太浮躁了,都在想着如何挣钱,但是无论你如何努力,每天依旧感觉很累;沈复,其实就像是我们的一个缩影,过着很平凡的生活,却又把生活过的很真实。尤其是他乐观的心态,真的很少人能够做到。
最后,感动于他们的爱情,羡慕于他们诗情画意的日常生活,佩服其心胸宽广;毕生平常,却心怀磊落;身处困境,却也甘苦自得;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六记读后感篇2
“奉劝世间夫妇,故不可彼此相仇,亦不可过于情笃。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如余者,可作前车之鉴。”——题记
译记道:“沈复简直配不上他妻子”。初读文章时,觉得沈复出身书香世家,满腹经纶,又不乏浪漫情怀,所以对这个观点持有怀疑态度。然而越往后读却越感讽刺。
沈三白,为墨客无儒侠洒脱之致,为人子无家成业就之心,为男儿无独当一面之力。他自诩性格爽直,落拓不羁,其实都是毫无担当的托辞。他自命清高,向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将自己视作傲然不群的风雅文人,却终不过是个挥霍无度的.、毫无担当的、软弱无能的凡夫俗子。
芸的死,是因血疾,以及弟亡母丧、憨园负义、不得公婆欢心的精神打击。沈复却偏偏将此归咎于“恩爱夫妻不到头”,他说芸是他的贤妻良友,是红颜知己。就因为“自古红颜多薄命”,芸就一定得早早的死去?如果当芸被误解时他能够站出来,如果当芸的血疾复发时他能够及时筹钱就诊,如果芸不是嫁给这么个学问不高的穷酸书生,那么结局是否会发生改变?
最可怜的,莫过于沈三白的一双儿女,衣冠仕宦家庭出身的孩子,一个被送去当了童养媳,一个做学徒夭折。看到这里,只得叹惜。
唉,罢了,罢了,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待清人跟以人的思想对待执拗地滚着食物的神圣甲虫又有什么区别呢?
浮生六记读后感篇3
读了《浮生六记》后,感慨万千,“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多么犀利的诗句,尤其是在当时的时代,沈复的《浮生六记》可以说是别出心裁,独树一帜了。
?浮生六记》为清朝苏州人沈复所著,因同为苏州人,便对书中所写的园林有一种亲切之感。沈复居于沧浪亭旁,他的家也是园林一样古色古香的建筑。书中有介绍园林的地方,我因幼时去参观过,能大致在脑海里勾画出园林的样子,便不觉得枯燥乏味。《浮生六记》其实是沈复自传,细腻地写了秘而不宣的闺房之乐,生死不渝的伉俪深情,还记载了浮生里种种悠闲的乐趣。何谓浮生六记?一闺房记乐,二闲情记趣,三坎坷记愁,四浪游记快,五中山记历,六养生记道。其中,我最喜欢的的就是作者的妻子陈芸,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她格外的“可爱”,林语堂先生说过:“陈芸是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在生活中,陈芸也是最令人喜爱。她生具慧才,性情洒脱,简直是文人心中理想的妻子。确实如此,她聪慧、细腻,有文化,集古今各代女子的贤美德于一身。
书中主要描写叙述他们夫妻的生活,闲情雅致,这大概也是中国大多数文人的现状吧!虽然他们生活很简单、很清贫,对财富没什么要求,但是他们生活得很快乐,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在喧嚣之中,仍然保持着一颗宁静的心,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而《浮生六记》中,文字干净雅致,描写的更是悠然的生活,记录了作者的一生,文字朴实,真情实感,让读者感受颇深。在现代喧嚣复杂的社会下,保持一颗宁静的心,追求更高的理想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当下时代熙熙攘攘,不见当年的风花与雪月,人群的喧嚣与热闹,但终究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打捞起来只是一片虚幻的影子。
时光匆匆,浮生几何。现如今,我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累的时候,何不留半日悠闲,停下脚步,去感受和发现生活的美好。
浮生六记读后感篇4
浪游记快篇,忘我寻山问水、遍历心中所想。读书与做幕僚期间,先后去过杭州西湖、寒山、扬州金山、平山堂、富春山、虎丘、滕王阁、黄鹤楼、赤壁、函谷关、华山、趵突泉等众多中原的景致。为美妙境界所吸引,所到之处,游兴豪迈,寥寥几笔文字,便可将其特色勾勒出来,还能作画纪念,让人钦佩又羡慕。指点山水时,独出已见,苏州狮子林被他描绘成乱堆煤渣,积上苔藓,用蚁穴穿插而成,全然没有山林的气势。皖城南城外的一处园子,他却能看出使用了重台叠馆的设计,将其誉为人工之中的奇绝佳作。在永泰沙,即使盘费短缺,仍少不了寻找乐趣,牛背上狂浪唱歌,沙滩上醉酒作舞,放浪形骸之外,可谓苦中作乐,率真洒脱。通过游历,他结识知己,点评名胜,途中有失望遗憾,有酣畅淋漓,留下了一段段有趣的.游记。
读完四记,内心五味杂陈。沈复和芸娘出于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原因,本来一段夫妻爱情佳话,结局却令人唏嘘。站在今天的角度,爱情、家庭、友情、兴趣、旅行等生活要素,都值得用心去经营和体验。爱情里,有人与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顺境时,花前月下,饮酒吟诗。逆境时,也能相濡以沫,共同面对。家庭里,主动承担责任,谋生养家,积极沟通表达,调和矛盾。朋友之间,以诚相待,不以利交,则不为利散。有闲散时间和精力时,培养些志趣,纵情山水,其实我们就生活在散文和诗词的世界里。
浮生六记读后感篇5
想去听的人生第一场演唱会名字叫“浮生之旅”。与这部书一样,都用到了“浮生”这个词。
他们在巡回演出的海报上这样写道:
“浮生”一词该怎么解释呢,是浮浮沉沉的生命,还是漂浮转而安稳的一生,抑或是浮生偷得半日闲的惬意,都是,也都不是。浮生该是依附于你,是风向随你,是昼夜在你手里,属于你的,任你浮想的一生。
人之生命便是一场路途,前路漫漫不能回头。总要走的,要来的,要遇见的,要失散的。有些行囊带不走,有些行囊丢不掉,所以这一生,也是“浮生之旅”。
文字是个好东西,借由它我们才能看到沈复的这部《浮生六记》,才能穿过历史的尘埃去一探数百年前一个古人的浮生之旅。
文言文做成的文章初读确实有些吃力,可慢慢读进去才发现原来文字竟可以精炼到如此的地步,短短几个字就能把人物、景物描写的透彻入里,鲜明生动。
不得不佩服沈复的文字功底。跟着他的文字了解到他的浮沉一生,有他对妻子的`深沉感情,有对家庭亲情寡薄的无奈,也有对山物景色的独到见解。读起来让人时而羡慕,时而唏嘘,漂亮的文字。
人生果然若江河,时而湍急时而平缓,从不缺故事。没有永远有趣的日子,也没有永远悲惨的生活。若能做到不妄喜,不妄悲,知世事无常是人生常态,能坦然用平淡之心待之,浮浮沉沉中淡然过完这一生也未必不是喜事一桩。
这样的书值得多读几遍,并不是所有印成的铅字都能称作书。历经数百年仍能流传至今,甚至被称为小红楼梦必有它过人之处。有时翻一段文字出来,一个人慢慢通读下来,细细咀嚼,其意境之美,总觉言语难以表达。
浮生六记读后感篇6
在念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推荐过一本自传体小说,半文言类,也是老师声称让我们学习文言文吧。那时候毛毛草草读完,到最后还是似懂非懂,没明白文中想表达的是什么。近日,偶得一本白话文《浮生六记》,时隔多年再读,感慨良多。
?浮生六记》是一位清朝的画家沈复所写。全文分4卷,分别为《闺房之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和《浪游记快》。4卷所讲均为三白平生所经历之事,文章处处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本书作者沈复,字三白,出生于清朝乾隆时期。
三白一生可谓跌宕起伏,经历过大富大贵,也经历过穷苦潦倒。虽然他与芸娘是表姐弟关系,但是他和妻子芸娘情投意合,非常恩爱。一起吟诗作画,游历山川,广结好友。但无奈于当时封建社会的迫害,最终芸娘早早离三白而去。文中所描绘的芸娘,不管是放在封建社会,还是放在当代社会,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妻子。热爱生活,淡泊名利,与三白夫妻恩爱,同甘共苦。
书中第一卷《闺房之乐》大量篇幅描绘芸娘对生活的热爱,即使面对封建社会的压迫,仍能保持乐观的心态来面对生活。芸娘精通花艺之道,总是用精湛的插花手艺将房间布置的非常漂亮;芸娘还有非常好的厨艺,即使当时生活已经穷困潦倒,仍然常常邀请三五好友到家里品尝她做的饭菜;芸娘与三白一起谈论古今诗词,山水画作,颇有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心境。
放在我们当代社会,大多数人都是在抱怨生活的压力,都早已失去了生活的情趣,我们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家庭单位就是我们的全部。工作日我们为了工作而工作,周末节假日我们睡到自然醒,殊不知我们浪费了多少美好的岁月。
我们何曾想过,完成一个工作任务,我们的个人能力又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我们的成就感又有了多大的满足,我们总是在抱怨工作带给我们的压力,可又有几位看到过,工作带给我们的进步;当我们周日一觉睡到自然醒的时候,又是否注意到,春风吹绿了杨柳,夏日响起了蝉鸣,秋叶红遍了山头,冬雪覆盖了大地。不是生活中没有美好,只是我们把他遗忘在了岁月的边缘。
或许就是因为这么一个完美的女人吧,上天都嫉妒了这对神仙眷侣。生活的变故,让他们的日子变的更加举步维艰,婆家的压力也是逼得三白和芸娘浪迹天涯的原因之一吧,最终芸娘客死异乡,三白“从此扰扰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三白在芸娘死后,仍能保持一颗热爱生活品味生活的心境,并将其一生之事,记录于书中,以此来缅怀纪念自己的妻子,实在令我感慨。
我们当代的许多人,又有几位能做到这样的心境呢。我们多是在遇到问题和困难后先找客观原因,将责任推给他人。工作中,我们遇到困难,总是喜欢推诿,给困难找足了理由,找足了借口,那我们的工作如何进步?我们的能力如何提高?浑浑噩噩也是一天,为什么不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呢?
在家庭生活中,越来越高的离婚率,暴露出我们社会所面临的问题。家庭也是一个小社会,与家人的相处也是一门艺术。当家庭矛盾出现时候,如果我们都没有认识到自身的问题,一味的去抱怨对方,那日积月累,相信感情终将被磨灭殆尽。当我们从最亲近的人,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真是一种生活的讽刺。
小说或许有虚构的地方,或许有作者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但是我们的日子确确实实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多去关注生活中的美好,少去抱怨生活中的不公,多去关心家人和同事,少去推卸责任和义务,做一个积极、阳光、善良的人,让人生,充满色彩!
会计实习心得体会最新模板相关文章: